溃疡性结肠炎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呈连续性弥漫性的分布,病变都是直肠开始逆行向近端发展,也可以累及全结肠甚至是末端回肠,活动时期的结肠固有粘膜内弥漫性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等细胞的侵润,粘膜表现为糜烂、溃疡或者是隐窝炎、隐窝脓肿,慢性时期隐窝结构紊乱,腺体萎缩变形、排列紊乱、数目减少,杯种细胞也可以减少,还可以出现炎性息肉。由于结肠病变,一般限于粘膜或者是粘膜下层,很少深入基层,所以并发结肠穿孔瘘管,或者是周围脓肿的比较少见。少数重症患者,病变累及结肠壁的全层,可以发生中毒性巨结肠,这个时期肠壁是重度的充血,肠腔膨大,肠壁变薄,溃疡累及基层甚至浆膜层,而且还可以发生急性穿孔。
妙手医生精选
溃疡性结肠炎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是什么?
00:00
02:00
医生主讲实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
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区别普通结肠炎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肠道感染,经正规抗菌治疗后可以治愈。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累及结肠和直肠的慢性非特应性疾病,目前发病原因尚未明确,认为是由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该类疾病的发生。通过病史询问、实验室检查以及内镜检查等可以帮助诊断。溃疡性结肠炎,一般发病比较缓慢,症状轻重不一,除了胃肠道症状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消化道外表现,甚至可以出现肠道的穿孔、癌变等。这是一种慢性病,可以通过治疗控制病情,但却不能被治愈。01:10
-
溃疡性结肠炎分级按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轻重,可分为三级。轻度,此型最为常见,通常仅累及结肠的远端部分,病情轻,腹泻每日少于4次,腹痛、便血或少见,缺乏全身症状和体征。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起病突然,腹泻为稀便和血便,腹痛较重,有低热、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可有肠道外表现。重度,起病急,有显著的腹泻、便血,有持续的严重腹痛,可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01:09
-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变化是什么溃疡性结肠炎特点在于溃疡形成,但在慢性病程发展中,结肠黏膜只有炎症性改变,而不形成肉眼上可见的溃疡病变,或溃疡愈合只遗留下肉眼上的炎症性病变。病变分布主要在直-乙状结肠,累及直-乙状结肠的病例,据统计可达98%。①炎症活动期:黏膜皱襞消失,呈剥脱状,黏膜充血、水肿,黏膜脆性增加易出血,黏膜炎性渗出物增多,血管走向不清,黏膜附有白色透明或黄色黏液,严重者呈脓性状黏液,黏膜腐烂或有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浅溃疡形成。溃疡之间黏膜可因水肿、炎症形成假息肉。②炎症缓解静止期:黏膜苍白、粗糙有颗粒感,肠壁增厚,肠腔狭窄或缩短,有的因炎性增生,腺体增殖,而形成息肉改变。语音时长 01:16”
-
溃疡性结肠炎病理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表现主要有以下这些,病变早期有黏膜弥漫性炎症,可见水肿充血与灶性出血。黏膜呈弥漫性细颗粒状,组织变脆,触之易出血。黏膜及黏膜下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后因肠腺隐窝底部聚集大量中性粒细胞及形成小的隐窝脓肿,当隐窝脓肿融合、溃破、黏膜随即出现广泛的浅小不规则溃疡,并可逐渐融合成不规则的大片溃疡。由于结肠病变一般限于黏膜与黏膜下层,很少深入肌层,所以并发结肠穿孔、瘘管或周围脓肿者比较少见,结肠炎症在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中,大量新生肉芽组织增生出现炎性息肉,黏膜因不断破坏和修复其正常结构丧失,纤维组织增生,有腺体变形,排列紊乱,数目减少等萎缩性改变,由于溃疡愈合、瘢痕形成、黏膜肌层与肌层肥厚,使结肠常变形缩短、结肠袋消失,甚至肠腔缩窄。语音时长 1:40”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是什么病情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就是有腹部的疼痛,另外可能会出现腹泻大便次数的增多,还会伴有黏液脓血便的情况,长时间的便血,容易引起全身的贫血,导致乏力。意见建议:溃疡性结肠炎在出现症状以后,主要是以药物的对症治疗为主,出现了腹部的疼痛,可以使用元胡止疼片,山莨菪碱等解痉止痛的药物。出现了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可以选用固肠止泻丸,蒙脱石散等药物进行治疗。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什么病情分析: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的症状就是出现腹部疼痛不适的情况,另外就是出现腹泻大便次数的增多,还会伴有黏液脓血便的情况,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贫血,乏力,消瘦等全身的症状,或者是电解质发生紊乱。意见建议:溃疡性结肠炎在诊断明确以后,主要治疗的方法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一般是采用5-氨基水杨酸制剂,比如说美沙拉嗪肠溶片,美沙拉嗪颗粒,另外也可以考虑使用柳氮磺吡啶进行治疗。
-
溃疡性结肠炎病理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表现主要有以下这些,病变早期有黏膜弥漫性炎症,可见水肿充血与灶性出血。黏膜呈弥漫性细颗粒状,组织变脆,触之易出血。黏膜及黏膜下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后因肠腺隐窝底部聚集大量中性粒细胞及形成小的隐窝脓肿,当隐窝脓肿融合、溃破、黏膜随即出现广泛的浅小不规则溃疡
-
溃疡性结肠炎病理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其病理特征包括黏膜糜烂、溃疡形成和炎症反应,常导致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等症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