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三级甲等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扫码可直接手机咨询我粉丝3人
急性心衰是怎么分级的呢
病情分析:急性心衰采用的是killip分级,分为四级:一级是没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二级是有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肺部50%以下可以听到湿罗音;三级是有严重的心力衰竭症状和体症,出现严重的肺水肿;四级是出现心源性休克。意见建议:对于急性心力衰竭,一旦发生需要尽快给予积极的治疗,以免心衰明显加重导致不良后果,要积极的给予镇静,快速利尿,扩血管,强心等药物,通过降低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来控制病情的进展,使心衰稳定。
高血脂不能吃什么药
病情分析:没有绝对的高血脂患者不能吃的药,对于一些会影响血脂代谢的药物,如激素类包括雌激素、孕激素、糖皮质激素,其他如氢氯噻嗪,阝受体阻滞剂等,并非禁忌使用,要根据临床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安全使用。意见建议: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一旦发现血脂升高,就要积极的调整好自己的饮食,增加运动,控制好体重,戒烟限酒,多吃蔬菜,必要的时候要给予降血脂的药物如辛伐他汀、非洛贝特等,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
高血压肾病的饮食该如何控制
病情分析:高血压肾病的饮食要注意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减少钠盐和脂肪的摄入,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要适当吃一些优质蛋白,如鱼肉,瘦肉,鸡蛋等,不吃豆类以及豆制品等植物蛋白,以免增加肾脏的负担。意见建议:除了进行饮食上的控制外,高血压肾病的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避免吃一些使肾功能损害加重的药物,平时要积极的控制好血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肾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病情分析:高血压肾病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血常规,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抽血行肾功能、电解质、尿酸、血糖、血脂等检查,还要做肾脏超声检查。意见建议:高血压肾病重在预防,主要是长期控制好血压,定期复查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等项目,一旦出现高血压肾病,要更加严格的控制好血压,防止肾功能损害快速进展。
高血压肾病如何确诊
病情分析:诊断高血压肾病主要是要通过患者的病史以及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进行判断。患者往往有高血压病史,伴有夜尿增多,蛋白尿,或者出现肾功能受损,可以做出高血压肾病的诊断,当然还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肾病。意见建议:高血压的患者需要使血压长期得到良好的控制,才能有效预防高血压肾病的发生,一旦出现高血压肾病,必须要把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优先使用ACEⅠ或ARB类的降压药物保护肾功能。
高血压肾病吃中药多久能好
病情分析:高血压肾病一旦发生,是不能够恢复的,服中药也不能使高血压肾病得到痊愈。如果高血压肾病的患者要吃中药,必须要在专科的医生指导之下服用,不要服用会加重肾功能损害的中药。意见建议:对于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长期使血压有效得到控制,一旦发生高血压肾病,除了进一步的控制血压外,还要有效地保护肾功能,避免食用加重心脏负担的食物和药物,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程。
高血压肾病会转变为尿毒症吗
病情分析:高血压肾病的患者如果发生肾病以后,仍然不有效的控制血压以及防止肾功能损害的进展,是有可能转变为尿毒症的。一旦转变为尿毒症,血压将更加不容易控制,还需要定期采取透析治疗,甚至需要肾脏移植。意见建议:高血压的患者在平时要长期规范的服用降压药物,积极改善生活方式,防止出现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在家自行监测血压,如有任何不适,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家属如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急救
病情分析:家属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急救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如果是心绞痛急性发作,就要让患者立刻休息,给患者立刻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如果是发生了心肌梗塞,要立刻拨打120,将患者尽快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急救。如果是出现了心跳骤停,要立刻给予心肺复苏,同时拨打120。意见建议:家中有冠心病的患者,一定要在平时积极的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避免各种诱发冠心病加重的因素如情绪激动、疲劳和熬夜等,要长期规范的服用冠心病的治疗药物,定期到医院复查。
高血压肾病与肾病高血压一样吗
病情分析:高血压肾病和肾病高血压是不一样的,高血压肾病是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基础之上,由于血压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引起靶器官肾脏的损害而导致肾病,是先有高血压,然后出现的肾病。而肾病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是先有肾病,在肾病的基础上,由于水钠潴留等机制导致血压升高。意见建议:不管是高血压肾病还是肾病引起高血压,都要积极的进行血压的控制,同时要保护肾脏的功能,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程,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高血压长期吃一种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吗
病情分析:高血压长期吃一种药物一般是不会产生耐药性的,长期服用一种降压药物只要能使血压控制达标,就不要随意的更换。一般来说,在服药的过程中出现血压的波动,常常是因为一些诱因所引起,如情绪激动,疲劳和熬夜,精神紧张以及失眠等,并非是因为药物产生了耐药性所引起。意见建议:高血压的病人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服用降血压的药物进行降压治疗,要选用临床一线的降血压药物,优先选择长效制剂,使血压长期控制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