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月19号做胃镜,病理诊断萎缩性胃炎
2020-02-23 1131次
病情描述:
2月19号做胃镜,病理诊断萎缩性胃炎,20号夜里开始头疼,低烧,37.5℃,没有其他不适,服三九感冒灵,头疼减轻,只是每天晚上低烧37.56左右,白天不烧,不知道咋回事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为你推荐
-
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是慢性消化系统性疾病,它是慢性胃炎的一种,临床中主要是胃黏膜的萎缩,和胃腺体的减少。在胃镜下面我们可以看到,胃黏膜变的稀薄,变得苍白,然后胃腺体减少,甚至有肠化生,或者是异形增生。世界卫生组织发现,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癌变率,所以定义为癌前状态,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的病程比较慢,病程比较长,治疗起来比较复杂,病程相对要长。所以临床中,给患者带来了比较大的痛苦,临床中中药治疗,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临床中我们通过规范持续的治疗,有一部分患者,还是能达到康复的状态。01:27
-
萎缩性胃炎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中医还是遵循个体化治疗。我们要辨识患者的体质状态,还有患者当下的临床表现。重点是在解决患者的临床症状,让你能吃下饭,吃下饭以后能很好的消化和吸收,让你的胃黏膜逐步地去滋养它,胃黏膜逐步地强壮,恢复胃的动力。因为中医有一个虚损的病因诊断,也有对应的治疗,我们中医会辨识患者的体质,是胃阴虚为主,还是胃气虚为主,还是胃阳虚为主,还是以胃的肝气郁滞为主,还是胃的消化能力差,还是因为胃自身的阴不足了,气不足了,还是阳气不足了,还是由于胃外因素。比如肝的因素导致的胃的消化功能,还是胆的因素,甚至肾和心,都会对胃的消化功能产生影响。所以我们中医会辨识患者的整体状态,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去调整患者,来治疗萎缩性胃炎。最核心的一个理念就是养胃。因为胃的萎缩,主要是一个黏膜和腺体的不足,所以中医用一些益气养阴保护黏膜,增强胃动力,把胃养起来,恢复到一个正常状态。再一个就是去除胃外因素,跟胃相关的一些器官,肝、脾、肾、心的影响,乃至于肺的影响,都会考虑到我们治疗范围之中。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我们还要汲取现代医学的经验,用一些抑制胃酸和杀菌的,还有中药疏利肝胆,来保护胃的功能,胃的腺体。这是我们一个主要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针灸和中药,还有患者的运动。02:47
-
萎缩性胃炎2号癌症萎缩性胃炎通常是指的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有的时候可以伴有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者是有不典型的增生,通常情况下萎缩性胃炎又称之为2号癌症,主要是因为萎缩性胃炎,也是归属于一种癌前病变的状态,有导致胃癌的风险,所以萎缩性胃炎可以称作2号癌症。发生萎缩性胃炎的时候,患者可以出现胃脘部的胀满,疼痛,有的时候可以有烧心,消化不良的症状,患者还可以出现贫血,或者是大便异常,所以发生萎缩性胃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果是有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话,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语音时长 01:20”
-
萎缩性胃炎病理炎症深入黏膜固有膜时,影响胃腺体使之萎缩称为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层变薄,黏膜皱襞平坦或消失,可为弥漫性也可呈局限性;镜下见胃腺体部分消失,个别者可完全消失。黏膜下层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有时黏膜萎缩可并发胃小凹上皮细胞增生,致使局部黏膜层变厚,如炎症蔓延广泛,破坏大量腺体使整个胃体黏膜,变薄层称胃萎缩。语音时长 1:03”
-
萎缩性胃炎病理炎症深入黏膜固有膜时,影响胃腺体使之萎缩称为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层变薄,黏膜皱襞平坦或消失,可为弥漫性也可呈局限性;镜下见胃腺体部分消失,个别者可完全消失。黏膜下层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有时黏膜萎缩可并发胃小凹上皮细胞增生,致使局部黏膜层变厚,如炎症蔓延广泛,破坏大量腺体使整个胃体黏膜,变薄层称胃萎
-
萎缩性胃炎以胃镜为准还是病理为准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镜为准还是病理为准无法直接作出,此说法无科学依据,因为萎缩性胃炎一般要以胃镜和病理检测的综合结果为准。萎缩性胃炎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其形成原因考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十二指肠反流、自身免疫机制异常等有关。如果患有此疾病后通常无不适症状,一般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内镜检查,在内
-
胃镜诊断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但取活检病理报您好,目前有什么症状吗?
-
病理诊断1]: (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检查结果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