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于慢性肾衰竭引起的一系列体内异常所致,如钙磷代谢异常、酸碱平衡失调、骨骼畸形、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临床上骨组织学一般分为四型。
一是高转换型的骨病,称为纤维性骨炎。表现为骨小梁周围出现大量的纤维化,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增加,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
二是低转换型骨病。包括骨软化和骨再生不良,骨转运和重塑降低,伴破骨细胞数目减少或活性减低。
三是混合型的骨病。同时有高转化和低转化骨病的特点,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骨矿化障碍引起,以骨质增加和髓纤维化共存的特点。
四是β2-微球蛋白淀粉样变性的骨关节病,即肾性骨营养不良。
这四型常见的表现是骨痛,关节不适,瘙痒,当有转移性钙化,如钙沉积在关节周围可出现关节炎症,疼痛及僵硬,本病如不及早发现,及早干预治疗会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如有上述不适出现宜及早诊治,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