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是可以感染的。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丙肝,对于一旦感染了丙肝病毒以后,自愈的几率是比较低的,所以对于丙肝患者需要进行治疗。目前不论患者的肝功能是否正常,也不能患者的病程有多长,只要丙肝病毒RNA是阳性的,没有特殊禁忌症的情况下,都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丙肝的抗病毒治疗目前以口服药为主,并且疗程在3个月左右,95%以上的患者都可以治愈,且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比较低。
丙肝可以感染吗
00:00
01:12
医生主讲实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
丙肝可以怀孕吗?丙肝病人大多数都可以治愈,所以建议丙肝病人,如果有病毒复制,先抗病毒治疗。因为抗病毒治疗也就一个疗程,就三个月左右,然后治愈率能达到90%以上。所以丙肝的病人建议先抗病毒治疗,治疗完了以后再怀孕。它跟乙肝不一样,因为乙肝是不能根除,它治疗起来是一个很长期的治疗,所以我们有时候不能等,所以只能同时治疗,同时怀孕。可是丙肝,我建议还是先治疗,再怀孕生孩子。如果就是丙肝抗体阳性,丙肝病毒RNA阴性,这种病人是可以怀孕的,没有问题。01:00
-
丙肝可以治愈吗目前条件下,丙肝是可以治愈的。世界卫生组织和我们国家也有了共识,要到2030年消除丙型肝炎病毒。丙肝从2011年左右,国内口服的一些直接抗病毒药的问世,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吉利德公司生产的第一代叫索磷布韦,第二代叫吉二代,通俗来说就是索磷布韦和雷迪帕韦的一个组合,现在来说叫吉三代,吉三代是索磷布韦和维帕他韦。现在国内有歌礼公司生产的丹诺瑞韦,还有一些其他公司艾伯维的3D制品,这些所有的口服的核苷类似物,它的有效率我们叫SVR,就是持续的病毒学应答的指标,能达到95%甚至说能到99%。所以就丙肝来说,现在即使是发现丙肝之后,我们通过积极的治疗,如果他没有硬化疗程是三个月,如果是有硬化的疗程,半年基本上是可以治愈的。但是有一点我们还是要隐忧的地方就是,随着抗病毒药的越来越广的使用,是否会存在这些药物的耐药,也是一个可能的问题。但是从目前的疗效来说,丙肝其实我们国际上认可,还是认为丙肝是可以治愈的。01:43
-
感染了丙肝可以治疗吗感染了丙肝以后是可以治疗的。目前丙肝是可以治愈的疾病,只要到正规的专科去进行治疗,95%以上的患者都是可以治愈的,所以丙肝患者不需要太担心。丙肝患者的治疗最主要的是抗病毒治疗,一般以口服小分子化合物为主,根据丙肝病毒的基因型不同,选择的抗病毒药物是不一样的,并且治疗时间也不一样。对于最常见的丙肝病毒进行抗病毒治疗,一般三个月左右,对于一些难治型的丙肝患者可能需要半年的时间。语音时长 01:13”
-
刀片感染丙肝吗刀片有感染丙肝的风险,尤其是刀片携带有丙肝病毒并且不慎划伤自己,那么感染的风险会明显的增加。当然目前对于丙肝也不需要太担心,丙肝是可以治愈的疾病。在感染丙肝以后只要及时的进行抗病毒治疗,99%以上的患者都是可以治愈。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近年来医源性传播是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如血液透析等等,对于这样的患者及时治疗是关键。虽然丙肝的慢性率比较高并且引起肝硬化的几率也大一些,但经过积极的治疗以后丙肝病毒会完全转阴。语音时长 01:16”
-
儿童感染丙肝有症状吗病情分析:儿童感染丙肝,绝大多数没有症状和体征。丙肝是由丙肝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慢性传染性的疾病,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者生活当中的血液体液暴露造成感染,感染以后往往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甚至儿童不知道自身感染了丙肝病毒。少部分可以出现一定的症状,比如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尿黄等,只有通过相应的实验室检查才可以诊断相应的疾病。意见建议:丙肝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感染以后比较隐蔽,所以要做好相应疾病的预防,在人群当中避免发生一些血液体液的暴露,如果母体感染了丙肝病毒,应该在疾病治愈以后,再进行妊娠。由于丙肝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所以重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避免病毒的感染。
-
感染丙肝怎么办病情分析: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慢性肝病,感染丙肝病毒以后,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转归,治疗方案也是不相同的。意见建议:对于一般的急性丙肝来说,可以有效的清除病毒,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必要时使用一些保肝的药物进行治疗。但是慢性丙肝必须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新型口服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的治愈丙肝。
-
婴儿能感染丙肝吗现在的婴儿,如果感染丙肝的话,很多都是通过母婴传播的。其实婴儿除了母婴传播之外,其他的途径感染的真的是极为少见。丙肝可以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现在都是一次性的注射器,一次性的器械,所以不存在通过一些打针或者是治疗而感染丙肝的。婴儿如果感染丙肝了,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看看要找准抗病毒的
-
丙肝会不会感染丙肝会传染。丙肝是指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引起肝细胞损伤肝功能受损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目前临床上通过母婴阻断可以隔断90%的母婴垂直传播。医务工作者,血液工作者,性工作者,吸毒人员和一些不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