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处理房颤的原则为房颤的节律控制,房颤的心室率控制以及房颤的抗凝治疗,房颤的节律与心室率控制方面,传统认为节律的控制对患者更为有利,可使患者症状缓解,心功能改善,血栓事件的风险降低,但节律控制成功率及有效性不足,维持窦心心率困难且抗心率失常的药物副作用明显,而控制心室率则更为方便,房颤心室率控制后可增加心室充盈,改善心肌缺血同时又避免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副作用。
所以综合上述二者各自的优缺点,目前主张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病因及发作特征而选择,如突发房颤并伴有快速心室率导致的明显心功能失代偿患者,则应于电转复为首选。而针对其他患者是否需要心率电转复应权衡利弊酌情而定,其次是房颤的抗凝治疗,因房颤对临床的危害主要是血栓栓塞的风险,因此对于房颤患者,尤其是老年房颤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对于每一位房颤患者均需要血栓栓塞风险的评估,若需要抗凝治疗,最常用的抗凝药物为华法林,它也是房颤抗凝治疗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