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液储留。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的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者是失代偿,慢性心力衰竭大多数的患者都有心脏病的病史,需要针对病因治疗,来显著改善心衰的预后,像冠心病、高血压、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是老年心衰患者的主要病因,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扩张性心肌病、急性重症心肌炎是年轻患者心衰的主要病因。
对于慢性心衰的患者,长期服用的药物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尿剂,常用的有呋塞米。
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常用的有螺内酯。
三、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倍他乐克、比索洛尔。
四、还有这种acei或arb类药物,代表的药物有依那普利、厄贝沙坦等,它可以抑制心脏的重构,增加心脏的收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