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塞是临床脑梗塞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据统计其发病率相当高,占脑梗死的20%到30%,主要的病因:
第一是高血压,高血压在心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率为45%到90%,高血压造成脑内小动脉血管壁变性,使得管腔变窄,在某种血流动力学因素或血液成分变化的诱因下发生小动脉的闭塞。腔隙性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尤其是慢性高血压,超过一百六、九十五毫米汞柱时,且舒张压升高,对本病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
第二是动脉硬化,腔隙性脑梗死与动脉硬化紧密关联。
第三糖尿病可导致远端肢体,肾脏视网膜周围神经和脑神经的小动脉梗死性病灶,糖尿病时血的凝固性和粘稠度增高,血小板粘附性增强,但糖尿病对脑的小血管病变的作用尚未明确定位。
第四、是栓子。
1、心源性栓子、非风湿性心脏病的附壁栓子脱落。
2、动脉源性,包括有或无溃疡的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肉性血管病,夹层动脉瘤的血栓脱落,尤其是升主动脉,颈动脉中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形成的栓子,是引起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高脂血症、高粘、吸烟、饮酒和脑局部血流改变等因素,对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