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脑梗塞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症较突出时,与脑出血酷似,给诊断带来困难。头颅CT扫描是诊断的必要条件,但若无条件做CT时,以下几点可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
一、大面积脑梗塞常有脑血栓病史,在发病前数日或数周常有一侧肢体乏力,麻木,头昏等前驱症状。
二、起病于劳动,排便,饮酒,激动时,脑出血可能性大。传统观念认为脑梗塞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脑出血病人70%以上有高血压病史,且绝大多数在病初即有血压明显升高。大面积脑梗塞多无类似现象,脑出血病人起病时就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大面积脑梗塞颅内压增高出现相对较晚,多呈进行性加重。脑膜刺激征脑出血多见,而且出现的较晚。大面积脑梗塞一般不易查出或出现较晚。
大面积脑梗塞急性期治疗的关键是控制颅内压,降低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促进病变脑组织功能恢复。可及时给予高渗脱水剂,利尿剂和激素等治疗,亦可酌情给予脑细胞活化剂。脱水剂的应用时间应视病情而定,一般经过1-2周治疗后,若病人意识障碍消失,颅内压已恢复正常,可给予血管扩张剂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