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性水肿主要见于肾小球疾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引起低蛋白血症,引起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下降,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可以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引起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浮肿。
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可以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钠水潴留,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可以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引起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导致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引起浮肿。
除此之外,低蛋白血症,胶体渗透压降低可以导致血管内的水进入组织间液引起水肿,所以肾病性水肿临床表现为血容量不足,但也可表现为血容量正常或增多,血压可以正常,增高或者降低,水肿主要以低垂部位较早出现且明显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