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的发展是一个连续过程,将其分为始发期、早期病变、病损确立期以及进展期四个阶段,各阶段相互联系过渡有各自相对独立。
始发期为龈沟区表现为急性渗出性炎症反应,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结合上皮周围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同时有少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液,龈包液渗出增多,病变区有大量纤维蛋白渗出和沉积。
早期病变期,结合上皮周围白细胞增多,上皮下结缔组织出现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主要为T细胞,此外同时可见少量巨噬细胞以及浆细胞,仍可见中性粒细胞以及血管扩张等改变,此期仍属于急性炎症期,胶原的破坏损失可达60%到70%。
病损确立期,在结合上皮以及袋壁上皮仍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上皮下可见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主要为B淋巴细胞,可见较多的浆细胞,龈沟液内出现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结合上皮继续向根方增值,形成牙周袋。此期尚无明显的牙槽骨吸收破坏,是治疗的关键时期。如宿主防御能力强,治疗得当病变可发生逆转,否则将进一步加重。
进展期,持续性的炎症破坏阶段,牙周膜主纤维束破坏,深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破坏明显,破骨细胞极为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