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的主要病理机制

00:00
01:25

医生主讲实录

心肌缺血的主要病理机制就是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的作用下会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壁僵硬,弹性减退,管腔狭窄,如果管腔狭窄的程度超过75%以上就会严重影响心肌的供血导致供血不足,出现心肌的缺血缺氧。

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劳累等情况下,心肌的耗氧量增加而心肌的供血不能相应的增多,就会出现心肌的缺血缺氧导致心绞痛发作。心肌缺血一旦出现以后是一种不可逆性的改变,必须要采用介入治疗或者药物治疗,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斑块消退,预防动脉硬化进一步加重,预防心肌梗死发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