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瘤是川崎病的并发症,这种病主要倾向于六岁以下的儿童,但是也可累及青年人,其中60%的病人会发生心脏畸形,如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炎,和心肌梗死,也可引起乳头肌功能混乱,而发生二尖瓣的反流。
川崎病导致的冠状动脉瘤
00:00
1:06
医生主讲实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
川崎病是什么病川崎病又称为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常见于婴幼儿,易见于学龄儿童。主要临床的症状有发热、四肢末端的改变、硬肿、皮肤出疹、球结膜充血、黏膜改变等。临床上可通过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来治疗病情,同时口服阿司匹林,具体的剂量应该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川崎病治愈后也要定期进行复查,看是否有冠状动脉瘤和关节痛等后遗症。建议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多补充水分,注意休息。如果抵抗力下降,需要多补充营养,不要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饮食上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保持良好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都有利于病情的恢复。01:31
-
什么是左冠状动脉钙化左冠状动脉指的是心脏左侧的冠状动脉,包括左主干前降支和回旋支。其实钙化既可以发生在左侧的血管,也可以发生在右侧的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钙化指的是冠状动脉血管壁上,在斑块形成的基础上有钙质的沉积,导致斑块比较硬,血管的弹性降低。对于冠状动脉轻度或中度钙化来讲,不至于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对于重度的冠状动脉的钙化,会影响到冠心病本身的治疗。因为目前对于冠状动脉,尤其是重度狭窄的患者,需要进行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严重的钙化对介入治疗会增加其难度和风险,所以对于左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的患者,需要引起高度的关注,到大医院的心内科去进行及时的治疗。01:35
-
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瘤是川崎病的并发症,常见的症状有结膜充血、发热、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持续性发热。这个病多发人群是六个月至十八个月的婴儿。晚期这个病的症状是约在发热后第十日当皮疹、发热和其它急性期症状开始消退时,往往出现心脏缺损,发生急性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心律失常等症状。早期的症状突然发热,呈持续性发热,持续五至十一天,平均体温达到39摄氏度以上,抗生素治疗是无效果的。语音时长 1:26”
-
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增大川崎病的一些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伴有这个冠状动脉增宽,甚至出现冠状动脉瘤的情况,那么川崎病大部分预后是良好的,有一部分患者可以自行恢复,但是也有5%到9%的川崎病的患儿可以发生冠状动脉瘤。由于冠状动脉瘤破裂,血栓闭塞,甚至会出现心肌梗死和心肌炎而引起死亡的,目前死亡率可以下降到1%以下,有2%左右的患者可以出现复发的情况。所以说针对这个疾病我们一定要引起注意,急性期的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静脉可以输注丙种球蛋白,它可以降低冠状动脉瘤并发症的发生率。用法主要是单剂量静脉滴注,十到十二个小时输入,建议用药时间在发病后五到十天,十天后冠状动脉瘤发生率会明显增加,用药之后发热和其它炎症反应表现均于一到两天内迅速恢复正常,同时可以合并服用阿司匹林。语音时长 1:24”
-
川崎病引起的冠状动脉是什么当孩子川崎病的临床症状消退,如无明显冠状动脉病变就算进入逐渐恢复;但少数孩子冠状动脉瘤发展,就会发生心肌梗塞。少数严重冠状动脉瘤孩子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慢性期,可迁延数年,遗留冠状动脉狭窄,孩子可因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
-
无冠状动脉川崎病随访多久川崎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复发见于1%〜2%的患儿,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于出院后1、3、6个月及1〜2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体检、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未经有效治疗的患儿,15%〜25%发生冠状动脉瘤,更应长期密切随访,每6〜12个月1次。
-
川崎病冠状动脉瘤分级未经治疗的川崎病患者中,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病率可以达到18%~26%等,可以在病程的第三周到第五周内进行恢复。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可以在3%~5%,有半数以上的患者在1~2年之内可以进行消退的,但是也有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情况。对于5岁以下,冠状动脉内径大于3个毫米,5岁以上大于4个毫米,冠状动脉
-
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治疗冠状动脉瘤无论是单纯性的还是继发于冠状动脉瘘一经确诊之后均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川崎病导致的冠状动脉瘤,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可以应用药物来治疗,比如应用阿司匹林和β球蛋白治疗,可能会取得显著的效果。冠状动脉瘤手术需要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行动脉瘤切除或者流体两端结扎,用大隐静脉或者颅内动脉搭桥来治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