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判断一下丙型肝炎患者的状态,如果丙型肝炎患者已经是治愈了,那他是不具有危害性的。但如果是没有经过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他的针头如果刺伤了是具有传染性。那我们被刺伤了以后,就第一步肯定是要进行挤出血液,大量的水来冲洗,尽可能的用酒精去消毒。后续就应该进行监测丙型肝炎病毒有没有被传染,这种监测一般要进行半年的监测。如果是发现有丙型肝炎的感染,尽早的进行治疗。
被丙肝的针刺伤怎么办
![](https://branddoctor-cdn.miaoshou.net/miaoshou/video/cover/2019/10/11/20191011170145_15443.png)
医生主讲实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
眼睛被电焊刺伤怎么办眼睛被电焊刺伤,称之为电光性的眼炎。很多人被电焊灼伤以后,刚开始没有症状,一般几个小时以后会出现明显的眼红、眼疼、视物不清、怕光流泪,这时应该用润滑角膜的药物,像小牛血、表皮生长因子等等,促进角膜上皮的生长。如果症状明显,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可以给他应用表面麻醉液,如盐酸丙美卡因来减轻局部症状。如果没有继发性的感染,一般48小时就能够逐渐的缓解,甚至痊愈。所以出现电光性眼炎、紫外线灼伤、电焊灼伤,不要着急,如果症状没有缓解,应该到眼科来进一步的处理、观察,给予对应的治疗,以免耽误病情,造成角膜病变逐渐的加重。01:19
-
被撞脑出血怎么办随着现代交通逐渐的发达,各种车辆逐渐增多,人们在参与交通的过程中常常发生交通事故,而脑组织受伤是交通事故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如果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伤及脑组织,临床一般会比较重,所以这样的患者,一般要及时拨打120,送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治疗,到达医院后,医生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对脑出血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治疗。对轻度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的办法,患者可以得到逐渐的恢复,对于重症患者,特别是脑出血比较多,脑组织损伤比较重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损伤脑组织的清除等等,这些治疗。01:20
-
被丙肝的针刺伤怎么办首先要尽力的将血挤出来,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水反复的冲洗伤口,用碘伏消毒。目前丙肝并没有疫苗,所以没有办法使用球蛋白之类的药物进行预防。通过这样处理之后,需要等到两个月之后进行丙肝抗体的检测,因为丙肝的窗口期比乙肝要长,通常在两个月。如果两个月之后的检测结果是阴性,就可以排除丙肝的感染。如果两个月之后,丙肝抗体是阳性,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丙肝RNA的检测。丙肝RNA的检测结果是阴性,就可以排除,RNA的检测结果是阳性,就是丙肝感染者。目前丙肝也是可以彻底根治,如果不慎感染丙肝,只需要口服小分子药治疗三个月就可以彻底根治,是索非布韦联合达卡他韦。语音时长 01:14”
-
丙肝护士针刺伤被感染几率丙肝经过针刺伤造成感染的概率,目前没有具体统计学的数据,因为相对来说,丙肝的发病率还不是十分的高,所以这方面的数据比较少,但是我们可以明确的就是艾滋病经过针刺伤感染的概率在0.3%。所以丙肝经过针刺伤造成感染的概率是比较小的,但是概率小不代表一定不会有,所以我们在进行临床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要防止直接的暴露,万一一旦被针刺伤了之后,一定要进行丙肝抗体和丙肝rna的检测,如果丙肝rna阳性,要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目前一般选择使用索非不韦加韦帕他韦进行联合用药三个月疗程,绝大部分的病历可以获得根治性的治疗效果。语音时长 01:14”
-
针刺伤感染几率如果不放心,也可以3周以后自己查一下传染病筛查术前五项,甲肝乙肝丙肝梅毒艾滋。如果病人有传染病,也只是有很小的可能。一般不会发生,如果病人没有传染病,那就更不可能,可能你被扎的也不深,只是有痛感,可以先看看病人有没有查术前五项。如果没有,建议医生给他查一下,那一般问题不大。
-
如何预防针刺伤的发生病情分析:针刺伤是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或剪刀等造成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意见建议:预防针刺伤发生,需注意严格按标准操作程序执行操作、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佩戴医用手套、严禁回套针帽、使用具有安全特征的利器、及时回收使用后的医疗利器。
-
被丙肝的针刺伤怎么办一般从事医疗工作的护理人员经常会发生被刺伤的情况,如果被丙肝病人针刺伤,怎么办呢?像这种情况,首先应该迅速进行处理,也就是自针刺伤口的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将血尽量多挤出一些,然后再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水进行冲洗伤口,冲洗后再用碘伏进行消毒,输液贴粘贴。如果被刺伤者丙肝抗体已知是阳性者,就不用再进行
-
护士被梅毒针刺伤怎么办被扎伤以后要立即将创面的淤血挤出然后使用碘伏消毒。可以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并且进行梅毒血清学的检查,一般在扎伤以后三个月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阴性的可以排除梅毒感染。梅毒虽然可以通过血液接触传染,但是高危接触以后及时的处置会降低感染几率。护士平时很容易接触到有传染病的患者,比如梅毒患者,要做好防护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