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很多原因均可引起,常见的原因包括各种肠道感染,非感染性肠炎、肿瘤及肠道激惹综合征等。肠道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腹泻只是慢性腹泻的一部分,约占30%~35%左右,只有肠道细菌感染才需要应用抗菌药治疗。根据粪便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来决定,选择有效的抗菌药,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对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除对因治疗外还需选用一些止泻药以对症治疗。
妙手医生精选
对慢性腹泻能用抗菌药治疗吗
![](https://branddoctor-cdn.miaoshou.net/miaoshou/video/cover/2019/12/24/20191224124451_777628.png)
医生主讲实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
什么是抗菌药那么下面我来讲一下,抗菌药物的概念,那么我们说的抗菌药物呢,它主要是针对细菌,就是说这一类药物对细菌,具有杀灭或者抑制作用的。它包括了其中的部分的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一些药物,那么这些人工合成的药物呢,就包括像磺胺类,还有喹诺酮类,比如说我们说的沙星类,还有呋喃类,那还有硝基咪唑类,比如我们比较常见的甲硝唑,这一类药物呢,就是抗菌药。00:46
-
小儿秋季腹泻该不该使用抗菌药物对于小儿秋季腹泻的问题,该不该用抗菌药物。每年的秋季十月到十二月份左右都会出现很多小孩儿这种秋季腹泻的症状,那么秋季腹泻呢,它主要是一个病毒性的感染,那么对于病毒性的感染,前面我们都提到了,是不提倡使用抗菌药物的,那么在这个时候呢,我们主要是要给孩子呢,多补充一些糖盐水,避免他一个脱水。那么做为家长呢,我们还要关注一下,注意观察小孩这个粪便的形状和颜色,因为你的这些信息呢,可能就是在我们就医的时候可以为医生提供的一些参考的价值。00:57
-
腹泻必须使用抗菌药物吗腹泻不一定使用抗菌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可以使用抗菌药物,但如果不是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是可以不需要用抗菌药物的。腹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腹部着凉会导致腹泻,吃了不干净的食物,病毒或者细菌等等病原体感染导致急性肠炎也会引起腹泻。出现腹泻要多喝温开水,多注意休息,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凉的,辛辣刺激的,油腻不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可以口服蒙脱石散止泻,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要注意多喝带盐的温开水,补充腹泻造成的水分以及电解质的丢失。语音时长 01:22”
-
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医生强调合理应用抗菌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该使用抗菌药时要当机立断,剂量要用足,疗程要用够。二,是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决定口服注射用药的原则,严重感染如败血症,需要静脉注射抗菌素。老百姓合理使用抗菌药建议做到三不:一,不自行使用抗菌药,一旦需使用,必须遵医嘱。二,看病时不主动要求医生提供抗菌药。三,不随意超剂量服用抗菌药。此外,必须使用抗菌药来医治时需问清楚服用剂量为多少,服用多长时间,在用药期间要注意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为了避免长期服用抗菌药引起的菌群失调,可以补充肠道乳酸杆菌,服药前要先看一下说明,是空腹饭前还是饭后服用,有些药物空腹吸收效果好,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要在两餐之间空腹服用,如饭前一小时,饭后两小时,有些药物刺激胃,最好饭后服用。语音时长 1:47”
-
腹泻必须使用抗菌药物吗病情分析:并不是所有的腹泻都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引起腹泻的原因,除了细菌感染以外,还有可能是由于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并且肠易激综合征或者肠道菌群失调也会引起患者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的情况。意见建议:建议患者如果出现了腹泻时,需要进行便常规的化验以及电子肠镜的检查,尤其是慢性或者长期腹泻的患者,建议主要是以电子肠镜检查为主。如果是由于肠道炎症刺激而引起的腹泻,可以选择口服抗菌药物对症治疗。如果考虑是肠道菌群失调或者肠易激综合征时,则建议口服益生菌。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能用抗菌药吗病情分析:如果是细菌感染或合并了细菌感染,可以用抗菌药物。大部分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也有一部分由细菌感染引起,如果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偏高,咽部可见脓苔,伴有发热,可以用抗生素,比如阿霉素或头孢克肟。意见建议:上感的病人要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多饮水,监测体温变化,如发热,可给予退热对症治疗。
-
哪种疾病适宜用抗菌药治疗细菌感染的疾病适宜用抗菌药治疗,常见的有急性扁桃体炎、细菌性肺炎等。1、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为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也可能是由于烟酒过度、过度劳累等造成,患者通常会出现咽痛、畏寒、发热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菌药治疗,比如青霉素V钾片、头孢克肟胶囊等。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能用抗菌药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不用抗菌药物,广谱的抗病毒药物有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此类药物对于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急性呼吸道感染70%-80%是由病毒引起的,其中主要包括鼻病毒、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