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败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脑膜炎和单纯性淋病。拟用该药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先前有否对该药、其他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或其他药物的过敏史,因为在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之间已证实存在交叉过敏反应。。如应用该药时,一旦发生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如发生过敏性休克,需立即就地抢救,给予肾上腺素、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等紧急措施。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的作用
![](https://branddoctor-cdn.miaoshou.net/miaoshou/video/cover/2019/12/24/20191224120757_591491.png)
医生主讲实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
注射用头孢替唑钠作用注射用头孢替唑钠是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其抗菌活性。适应症为败血症、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感染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继发性感染、肺脓肿、腹膜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使用本品时,勿与肾毒药物并用,包括强效利尿药呋塞米、依他尼酸、布美他尼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本品与下列药物有配伍禁忌:盐酸金霉素、氨茶碱、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盐酸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苯妥英钠、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01:34
-
头孢唑肟钠副作用大吗头孢唑肟钠为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较广,与头孢噻肟相似。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败血症,呼吸系统感染、泌尿及生殖系统感染、胸膜炎、腹膜炎、胆囊炎、宫腔感染、附件炎、脑膜炎、创伤和烧伤等继发感染。由于该药是从肾脏排泄,对肾盂肾炎及尿路感染疗效尤为显著。副作用比较少,一般使用后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主要表现有皮疹、荨麻疹、瘙痒、红斑及药物热等,对药物有过敏史者要慎用,必要时可作皮试。还有人会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也可发生眩晕、头痛等反应;静注1次大量的药物,可引起血管痛及血栓性静脉炎,所以应该减慢注射速度。01:55
-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一、主要成分是头孢唑肟钠,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适应症适用于敏感菌所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败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肺炎链球菌或者是流感嗜血杆菌所导致的脑膜炎和单纯性淋病。二、对于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需要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来调整剂量,在给予0.5到1克的首次负荷量之后,轻度损伤的患者常用量是一次0.5克,8小时一次。中度损害的患者,常用量是一次0.25到0.5克,每12小时一次。严重感染时候可以0.5到一克,每12小时一次。肾功能重度损伤需要透析的患者,每次尽量是0.5克,48小时用药一次。语音时长 1:05”
-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的作用一、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是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于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比较稳定。本品是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铜绿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对本品敏感性就比较差一些。二、头孢唑肟钠对流感嗜血杆菌和淋病奈瑟球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作用,较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差一些。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和肠球菌对本品耐药,各种链球菌对本品均高度敏感。语音时长 1:06”
-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有什么作用注射用头孢塞肟钠主要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肺炎,以及其他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脑膜炎,败血症,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生殖道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等。头孢噻肟钠注射液,可以作为小儿脑膜炎的选用药物。
-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病情分析: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属于头孢类抗生素,对于敏感细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等多系统感染,肺部感染,胃肠道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也可以用于治疗小儿脑膜炎。意见建议:患者在使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之前一定要去医院就诊,明确诊断之后再进行对症用药,用药期间忌饮酒,对头孢过敏的患者也不可以使用头孢噻肟钠治疗。
-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的作用注射用头孢唑肟属于第三代的头孢菌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广谱的β内酰胺酶比较稳定。该药可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以下感染:一、呼吸道感染。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急慢性的扁桃体炎、咽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并感染,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二、尿路感染
-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一、主要成分是头孢唑肟钠,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适应症适用于敏感菌所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败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肺炎链球菌或者是流感嗜血杆菌所导致的脑膜炎和单纯性淋病。二、对于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需要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来调整剂量,在给予0.5到1克的首次负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