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怎么引起的
病情描述: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怎么引起的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患者检查幽门螺旋杆菌呈现阳性,说明患者感染这种菌类。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患者的饮食卫生没有做好,吃了被螺旋杆菌感染的食物,或者是与已经感染的患者进行亲密的接触,导致交叉感染所造成的。
意见建议:
已经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也不要特别担心,因为这种细菌经过治疗是可以进行根除的。
为你推荐
-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说明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已知的引起胃部疾病的一种细菌,它可以引起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多种胃部疾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一般没有全身症状,一般先引起急性胃炎,未治疗或者未彻底治疗会引起慢性胃炎。症状一般可表现为腹痛,特别是上腹部疼痛、腹胀,特别是饭后腹部饱胀感,晨起恶心、反酸、嗳气、饥饿感,重者出现呕吐等。01:26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怎么引起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原因:第一,本身可能就有幽门螺杆菌,当饮食上不注意或者胃肠有炎症的时候,幽门螺杆菌就会大量的繁殖,会通过一些相关的检测指标来检测到。第二,口口传播,幽门螺杆菌是一个口口传播的细菌,如果家庭中其他的家庭成员或者经常在一起吃饭的人有幽门螺杆菌,就可以通过口口的途径导致感染。还有一种情况,有些患者在饮食上不注意,经常吃一些不干净的食物,有细菌传染的情况出现,也可以感染上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人群是普遍易感的,在国内有将近一半的人都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寄生在人类胃内的一种菌,它是螺旋状或者杆状,所以叫螺旋杆菌。有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导致胃炎、糜烂、溃疡,甚至恶性肿瘤的发生,所以如果发现了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结合病人意愿的情况下,建议给予根除治疗。01:51
-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怎么引起的首先要知道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口口传播以及粪口传播。它的感染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共用餐具。餐具消毒不彻底,或者是经常在外面吃饭的人,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第二,情侣之间的深度接吻,也有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因为唾液中也含有幽门螺旋杆菌。第三,吃一些不干净的食物,或者是生的食物,都有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比如喜欢吃烧烤、麻辣烫、火锅、牛排等等。第四,刷牙不认真的人也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在牙菌斑或者在牙结石上生长繁殖,如果发现有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应该要早期治疗,防止有幽门杆菌的复发。语音时长 01:21”
-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65幽门螺旋杆菌阳性65,可能是做的碳十三呼气试验的检测。因为碳十四呼吸试验的检测正常值范围为0至100之间,65在100以内为正常范围,是阴性。而碳十三呼气试验的正常值范围为0至4之间,大于4以上的65作为阳性,阳性表明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之后,可以引起口臭、胃肠疾病症状、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癌变以及菌群失调等一系列症状。应当予以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比如四联疗法,使用枸橼酸铋钾的铋剂,加上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以及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治疗,疗程为7至14日。疗程结束后停药一月之后,可以再复查看是否完全根治。语音时长 1:51”
-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的细菌,不喜爱氧气,喜爱酸性环境。身体的胃部恰好样样都符合它的生存要求,它也是唯一一种可以在胃部生存的微生物。对环境抗病力不强,对干燥和热敏感,多种经常用到消毒剂可以将其消灭。但想要轻易除掉胃里的它也没那么容易,必须使用多种药物联合医治。幽门螺杆菌已大概感染了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口。在我们国家,幽门螺杆菌的现症感染率范围为42-64%,平均55%,胃癌病人的感染率可高达90%。可以进行三联疗法。
-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病情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可出现口臭、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等症状。当患者出现症状时,可通过碳13呼气试验或碳14呼吸试验进行检查,结果阳性代表存在幽门螺旋杆菌。血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表示现有感染或者既往感染史,需进一步完善检测。意见建议: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要早发现早治疗,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戒烟戒酒,避免浓茶浓咖啡。
-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怎么引起的首先要知道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口口传播以及粪口传播。它的感染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共用餐具。餐具消毒不彻底,或者是经常在外面吃饭的人,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第二,情侣之间的深度接吻,也有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因为唾液中也含有幽门螺旋杆菌。第三,吃一些不干净的食物,或者是生的食物,都有可
-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65幽门螺旋杆菌阳性65,可能是做的碳十三呼气试验的检测。因为碳十四呼吸试验的检测正常值范围为0至100之间,65在100以内为正常范围,是阴性。而碳十三呼气试验的正常值范围为0至4之间,大于4以上的65作为阳性,阳性表明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之后,可以引起口臭、胃肠疾病症状、嗳气、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