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量血胸可见肋尖角消失为什么
病情描述:
小量血胸可见肋尖角消失为什么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血胸是指血液存积于胸腔内,小量血胸是指胸腔内的积血含量小于500毫升,当患者胸腔内存在积血,即可出现肋尖角消失。如果少量血胸患者胸痛,胸闷等症状表现不明显,患者可不用过多的干预性治疗,定期到医院复查即可。
意见建议:
建议患者在恢复期间,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应用抗生素,避免诱发感染。同时要注意休息,不能过度劳累,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及时的补充蛋白质,提高抵抗力。
为你推荐
-
胸骨角平对第几肋胸骨角是胸骨柄与胸骨体的结合处,形成微微向前方突出的角,在人体胸部前侧的水平位置,是人体前胸部第二对肋骨的水平线,整个胸骨角在人体脊柱一侧的水平位置是平第四胸椎的下侧边缘。胸骨角是人体胸骨的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构成的关节角度,这个关节也叫做柄体关节,柄体关节是胸骨上可以活动的关节,当然是轻微的活动,不像肩关节膝关节活动那么大,在胸部前侧发生变形的时候,胸骨角的柄体关节会产生轻微的形状变化适应胸部所承受外界的力量。01:16
-
什么是血胸血胸,一般可以引起全血积存在胸腔内,又称胸膜腔积血,胸腔积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创伤或外科手术。内科常见于脓胸和结核感染,还有胸膜或肺内肿瘤、凝血机制障碍等。血胸因胸腔内积血的量、速度、病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小量血胸(少于500ml)无明显临床症状,胸片示肋膈角消失;中等量血胸(500-1000ml);大量血胸(超过1000ml);尤其是急性失血,可以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呼吸急促、血压逐步下降等低血容量休克症状。休克时表现为脉搏快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当并发感染时,则出现高热、寒战、疲乏、出汗等症状。有胸部创伤史,包括医源性所致,自发性血胸有咳嗽、腹压增加、负重、疲劳、运动、突然变换体位等诱因,有相应临床表现和胸片检查结果,一般可做出诊断,胸腔穿刺可明确诊断。02:10
-
小量血胸可见肋尖角消失为什么血胸也是胸腔积液,就会导致肋膈角的消失,因为要填充胸下缘,肋膈角处于胸下缘最低点,被血液填充,就会导致肋膈角消失,在胸片上可以看得非常的明显。出现血胸应该早期的穿刺和持续的闭式引流,或者是早期的穿刺抽出来。很多患者就有疑问为什么会出现血胸?血胸也有多种原因所导致:第一种原因就是最常见的外伤,外伤导致肺挫伤,肺毛细血管破裂,就会产生血胸,而且会出现进行性的血胸,就会有更加严重的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另外一方面就是肺部的疾病,比如说,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癌引起癌性胸水,水抽出来检查可以查到癌细胞。语音时长 01:11”
-
胸腔积血什么为小量血胸也就是说它的量小于500毫升,我们称之为少量血胸,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可以不做胸腔穿刺和持续闭式引流,因为我们做了胸腔穿刺和持续的闭式引流就会导致患者有胸腔感染的风险,感染的概率其实是比闭合性是更高的,那么小量的血胸,我们可以穿刺抽液。穿刺抽液可以将少量血胸的量缩小,同时可以减轻肺组织的压力,这样的话,我们也有利于我们肺组织的康复,以及功能了恢复,也可以减轻凝固性的血胸的概率,可以使我们呼吸受限的程度大大降低,所以胸腔积血,如果是小于500毫升,我们也不要直接不管,应该选择合理的方法。语音时长 01:11”
-
胸腔积血什么为小量血胸病情分析:如果患者胸腔积血小于500毫升,则称之为小量血胸。患者出现血胸后,应立即到正规的医院就诊。如果确认为非进行性血胸,患者无需过多的干预治疗,一般可自行吸收,但是患者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的药物,避免诱发感染。意见建议:患者在恢复期间不可以做剧烈运动,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患者要及时适量的补充做蛋白的食物,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
小量血胸能治愈么病情分析:少量的血胸是可以治愈的,少量血胸是指胸腔内的血液含量少于500毫升,患者在确诊疾病后,如果无其他疾病可不需过多干预治疗,定期到医院复查即可,一般可自行吸收。但是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抗生素,避免诱发感染。意见建议:建议患者在恢复期间要清淡饮食,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烟酒。同时患者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适当的做深呼吸运动,有助于肺的扩张。
-
肋膈角消失是什么意思肋膈角消失是可能存在胸腔积液的意思,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有关,是描述影像学的专业术语,可就医详查,对症治疗。肋膈角消失是描述中等量胸腔积液患者胸部正位X线表现的影像学专业术语,肋膈角指的是肋骨与膈肌之间的夹角,正常的影像学是在胸片上肋膈角显示清晰,呈锐角,而人体站立时肋膈角处于胸腔的
-
胸肋痛是什么症状胸肋痛考虑是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炎等疾病的症状,可以通过药物方式、手术方式进行治疗。1、肋软骨炎:肋软骨炎是指胸骨与肋骨交界处的软骨发生的炎症性反应,其形成原因考虑与感染因素、创伤因素等有一定关系,炎症会对肋软骨部位造成刺激,所以会导致患者胸肋痛的现象出现,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