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禽流感的来源有哪些
病情描述:
禽流感的来源有哪些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禽流感的来源主要来自于禽类,近年来发现野生水禽是甲型流感病毒巨大的天然贮存库,病毒不断进化,抗原性不断改变,对环境稳定性也在增加。目前的主要的传染方式是,禽与人的传播,也可能存在环境与人的传播,还有少数未得到证据支持的人与人的传播。
意见建议:
为你推荐
-
肾脏移植的来源有哪些?肾脏移植供体的来源就是两条途径,一条途径就是亲属之间的肾脏移植,比如说儿子得了病,可以让父亲或者母亲,把他的肾脏摘掉一个给病人,用于治疗尿毒症这种疾病,这是一条途径,就是亲属活体肾脏移植术。另外一种途径,叫做公民去世以后,捐献的器官做肾脏移植。就是指可能有一个捐献者,他因为一些原因导致了脑死亡,或者心死亡,他们在去世以前有过捐献的意愿,在他去世时,我们可以将他的肾脏摘取下来,给尿毒症的患者用于肾脏移植。目前我们国家,只有这两种途径。01:39
-
纤维素的来源有哪些纤维素是一种重要的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蔬菜和粗加工的谷物中,其中纤维素含量较多的蔬菜有辣椒、南瓜、白菜、菠菜、豌豆等,纤维素含量较多的谷物有小麦、大麦、玉米等,对于粮食类的食物,加工的越精细,含有的纤维素越少。膳食纤维虽然不容易被肠道消化,但是对人体有着非常大的益处,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它可以促进肠道蠕动、调节肠道的微生物平衡,而且由于具有很好的吸水性,可以增加粪便容积,改善和治疗便秘。但是我们通过食物所获得的膳食纤维远远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这个时候可以吃一些膳食纤维的药物来补充,比如非比麸小麦纤维素颗粒,它经过特殊的工艺,从小麦中提取高纯度的膳食纤维,用来弥补日常摄入不足的情况,经常便秘的人通过规律服用,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如需用药,或想要了解更多用药知识请咨询医生或药师,在其指导下合理用药。01:30
-
禽流感的来源人感染禽流感,是由于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根据禽流感病毒对鸡致病性的不同,分为高、中、低三级。由于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结构等特点,一般感染禽类,当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发生基因重配,致使结构发生改变,获得感染人的能力。所以说人感染禽流感,也主要是因为禽流感病毒导致的,能够感染禽类也能够感染人类。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肉疼痛,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甚至引发死亡,病死率比较高。该病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以及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该病的重要因素。由于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来的家禽和野禽的一种从呼吸道病到严重性的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综合症状,所以说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比较大。语音时长 1:35”
-
禽流感有哪些禽流感主要是由于禽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根据禽流感病毒的亚型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包括h1n1禽流感,h3n2禽流感,h5n1禽流感,h7n9禽流感等等。上述禽流感的发病率大部分是散发的,都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密切接触进行传染,本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治愈,可以选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进行抗病毒治疗,比如奥司他韦和帕拉米韦都可以,平常也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药进行清热解毒,比如连花清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都有一定的疗效。语音时长 01:13”
-
禽流感有哪些病情分析:禽流感的种类比较多,其亚型可以分为h5n1、h7n1、h7n3、h7n7、h9n2, h7n9等。平常要重视禽流感病毒的预防,尽量不要喝生水,也不要吃那些没有煮熟煮透的禽类食物和蛋类食物。意见建议:一旦确诊禽流感,就需要进行隔离治疗,尽早选择有效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可以选择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药物,也可以吃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比如连花清瘟颗粒,疏风解毒胶囊。
-
禽流感的症状有哪些病情分析:禽流感患者有可能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和全身中毒症状,比如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发热,畏冷,肌肉酸痛等表现。意见建议:一旦感染禽流感,就需要给予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和离子通道阻断剂。平常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不要劳累。
-
禽流感有哪些禽流感主要是由于禽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根据禽流感病毒的亚型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包括h1n1禽流感,h3n2禽流感,h5n1禽流感,h7n9禽流感等等。上述禽流感的发病率大部分是散发的,都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密切接触进行传染,本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治
-
禽流感的特点有哪些禽流感主要的特点就是致病性和传染性相对比较强,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主要的传染源就是患有禽流感疾病的禽类和携带有禽流感病毒的禽类,一旦密切接触了这些带有禽流感病毒的禽类以及相关分泌物就有可能被传染,上述就是其流行病学特征。一定需要注意认清楚,进行积极的预防,做好呼吸道隔离。目前这种疾病很少在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