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律失常的发病规律是什么
病情描述:
心律失常的发病规律是什么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一般也没什么规律,有的人几天发作一次,有的人一个月发作一次,还要分个人。假如说是双径路这种跳的慢的,多数老年人比较多。
意见建议:
心律失常患者需要限制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这些食物对于病情恢复而言是没有好处的,反而影响病情的恢复。心律失常患者的饮食要做到少食多餐,每天可以多吃几次,但是每一次不能过饱,以免增加心脏的负担。
为你推荐
-
心律失常发病原因心律失常的发病原因,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而出现了心律失常的发生,它可以引起房性心律失常,室性的心律失常都可以出现,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室性的早搏,甚至出现室性的心动过速,这是心律失常,因为冠心病而引起的最常见的一些表现。那么其次我们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就是肺心病,或者称之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这种情况下因为肺动脉压的升高,会出现一系列的房性的心律失常,可以使房早,房速,甚至房扑和房颤,它也是可以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当然甲状腺功能或者是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异常,都可以引起心律失常的出现。严重的感染、贫血等等,都可以引起心动过速的出现。01:17
-
心律失常的概念是什么要了解这个概念,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正常的心律。实际上心脏是一个泵,它是靠窦房结发出脉冲,然后经过房室结传导,形成一个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这样的话完成心脏的射血功能,正常的心率应该是60到100下,如果无论是心脏的冲动传起源,还有它的房传导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问题了,那就叫做心律失常。正常的心率是在60到100下之间,如果它低于60下或者高于100下,如果这个时候你自己摸脉搏,如果心跳低于60下,或者超过100下,或者你出现了一些,心慌、胸闷、头晕、甚至晕倒,你都要想到有没有可能发生的心律失常,需要到医院去就诊。01:39
-
心律失常的发病规律是什么心律失常的发病规律没有特殊性。心律失常可以出现快心室率以及慢心室律两大类,慢性心率失律大多数出现在老年人,一般存在于房室传导阻滞或者是起源点异常,比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另一方面,一些快速性的心律失常主要是存在于房室双通路,会出现一些折返性的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主要是指心脏冲动的起源部位,心搏频率,节律,冲动传导的异常而言。所以在临床中对于心律失常要分开诊断,一般大方向可以通过快慢来区分,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起源点或者是是否存在传导阻滞等情况来区分,至于临床规律,很难找寻。语音时长 01:21”
-
心律失常发病机制是什么?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冲动形成异常,异常自律性,是指自主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或心脏传导系统的内在病变,均可以导致原有正常自律性的心肌细胞,不适当冲动的发放。除此之外,原来无自律性的心肌细胞,也可以在病理状态下出现异常的自律性,比如心肌缺血,电解质的紊乱等,触发活动是指心房心室与希氏束-浦肯野氏系统在动作电位后,产生除积极活动被称为后除极,便可引发反复的激动,持续的反复激动导致快速性心律失常。语音时长 1:35”
-
心律失常有哪些发病特点病情分析:伴有心律失常的患者一般都是伴有心脏方面的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会出现胸闷,心悸,乏力的症状,心电图检查可能会出现早搏,ST段降低。意见建议:预防心律失常,首先要保持好的生活作息,积极的治疗原发疾病,特别是心脏方面的病变,控制好血压,血糖,保持充足的睡眠。
-
心律失常的病因是什么病情分析:心律失常可以分为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后天获得性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的因素,可能是运动、情绪变化,或者是休息不好。不会导致心脏的改变,也不会引起很严重的症状;病理性的心律失常,包括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等,需要及时的查找病因,对症治疗。意见建议:建议积极的治疗和预防呼吸道感染,预防风湿热,避免心肌的损伤,积极的治疗原发病灶,平常适当的运动,增加心肺功能。
-
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之一,许多疾病和药物都会引起或诱发心律失常,但很多是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心律失常的确切发病率较难统计,据有关资料对各种心律失常发病率进行比较表明,最常见的是早搏,室上速,房扑,房颤。其中窦性心律不齐发病率最高,占25%-27;窦性心动过速次之,为20%-22%;
-
心律失常为什么总在晚上发病有心律失常患者通常总是在夜间发作,其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在夜间人体的交感神经相对比白天要兴奋,容易导致心脏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出现活跃,出现不规则的播搏动。还有部分人群会有神经官能症,尤其在夜间的时候,比较容易出现过度的精神紧张,甚至出现有惊恐的情绪。这个时候,这些情绪会带动引发心脏的神经兴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