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头孢丙烯干混悬剂如何使用
病情描述:
头孢丙烯干混悬剂如何使用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头孢丙烯干混悬剂,适用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科、耳鼻喉科、呼吸内科等。口服。配制方法:加适量温开水(每包至少20ml)配制成溶液,摇匀后服用。未进行配制后溶液稳定性考察,建议即配即用。成人(13岁或以上)上呼吸道感染,每次0.5g,每天1次;下呼吸道感染,每次0.5g,每天2次;皮肤或皮肤软组织感染,每天0.5g,分1次或2次。
意见建议:
为你推荐
-
头孢呋辛酯干混悬剂有什么作用头孢呋辛酯干混悬剂为口服广谱的第二代头孢菌素,其对于病原菌具有较广的抗菌活性,适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下列感染:1、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扁桃体炎;肺炎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卡他莫拉菌或化脓性链球菌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等。2、下呼吸道感染:慢性气管炎急性细菌性感染和急性支气管炎的继发细菌感染等。3、泌尿道感染:单纯性泌尿道感染、单纯性淋病(如尿道炎和子宫颈炎)等。4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该药为处方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01:24
-
复方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的儿童用量复方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儿童用量:按体重来算,以头孢克洛计,一日20~40mg/kg,分3次服用。复方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是复方制剂,按剂型为每包含头孢克洛0.25g,溴己新8mg。如果30KG的儿童,应该服用每次200-400mg,每天3次。也就是每次1包左右。一般情况下,医生会确定服用的时间,如果感到病情好转时,也应遵医嘱服用。当治疗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服用的疗程至少应该持续10天。复方头孢克洛干混悬剂为抗生素类的处方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01:35
-
头孢丙烯干混悬剂头孢丙烯干混悬剂是属于头孢丙烯的剂型,是第二代的头孢菌素类的,主要用于一些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等,大肠埃希菌,格兰阳性或者是阴性菌。引起的急性的咽炎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等一些疾病的治疗。儿童的咽炎或者是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脓胞病都可以服用的,它的口服剂量一般是:成人是一天0.5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一天1g,单纯下路尿路感染的患者,一天的是0.25克,分两次使用。其他的五到十二岁的小儿,咽炎或者是急性扁桃体炎,服用此药物也是比较安全的,给药的剂量是按照体重一天二十毫克,每千克体重,两次服用,一天不得超过0.5克的。其他中耳炎或者是脓包病的患儿,体重是一天三十毫克,每千克,也是分两天使用的,一天不超过一克。其他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和其他的头孢类的比较相似,比如恶心,腹痛,胃肠道的一些不良反应,还有过敏等不良反应。我们用之前都需要进行一个青霉素或者是头孢的皮试,才可以使用的。语音时长 1:41”
-
头孢丙烯干混悬剂用量头孢丙烯干混悬剂的用量,根据感染情况不一样部位不一样,年龄不一样,对计量用法不一样。成人的上呼吸道感染,1次是0.5克,1天1次,下呼吸道感染,1天1次,0.5克一天两次。皮肤和软组织感染,每天0.5克,可以分一次到两次服用,严重感染的,1次就是0.5克1天2次,疗程在7~14天,如果有急性扁桃体炎或者是咽炎的那么疗程至少是10天。小儿有上呼吸道感染的,那么2~10的,按公斤体重来给俺一般是在7.5毫克每公斤,1天2次,那么皮肤感染的一次是二十毫克每公斤,1天1次的剂量给药,大儿童的剂量会稍微比小儿童的剂量高一点。语音时长 1:43”
-
头孢丙烯干混悬剂怎么样本品为类白色或淡黄色或淡橙黄色粉末,加水振摇后呈粉红色混悬液。头孢丙烯的不良反应与其他口服头孢菌素相似,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和腹痛等。亦可发生过敏反应,常见为皮疹、荨麻疹。儿童发生过敏反应较成人多见,多在开始治疗后几天内出现,停药后几天内消失。
-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怎么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主要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耳鼻喉科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成人一次0.25g,一日3次。严重感染患者剂量可加倍,但一日总量不超过4g。或遵医嘱。小儿按体重一日20—40mg/kg,分3次给予,但一日总量不超过1g。
-
头孢丙烯干混悬剂的疗效头孢丙烯干混悬剂是头孢类抗菌药物,本品对于敏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具有较为理想的抗菌疗效,常用于治疗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喉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也可以用于治疗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对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引起的中耳炎,急性鼻窦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也具有较为理想
-
头孢丙烯颗粒和干混悬剂区别头孢丙烯颗粒和干混悬剂的区别是剂型不同,除此之外功效和治疗的疾病都是一样的。头孢丙烯颗粒属于颗粒剂,而头孢丙烯干混悬剂属于干混悬剂,但是主要成分都是头孢丙烯,可以用于治疗儿童及成人由于敏感菌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产青霉素酶菌株)和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