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先天性巨结肠最初症状是什么
病情描述:
先天性巨结肠最初症状是什么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宝宝出生后48小时内没有胎便或仅有少些胎便排出,2~3天出现肠梗阻症状,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以后病情逐渐加重,出现顽固性便秘和腹胀,严重者不灌肠不排便。还会引起食欲下降、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落后。未得到治疗的孩子还会引起小肠结肠炎,表现为腹泻与便秘、腹胀、发热、血便及腹膜炎交替发作,这是引起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意见建议:
有上述症状的要高度警惕该病的可能,应尽早完善相关检查,其中直肠活体组织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做到早诊断,早手术治疗,这样效果才越好。
为你推荐
-
先天性巨结肠同源病是什么巨结肠同源病,其实用我们医学说就是巨结肠类源病,也叫假性肠梗阻。这种情况在临床中,我们确实见过好多。它主要就是所有临床症状与先天性巨结肠相似,主要表现就是排便延迟,然后排便少,而且孩子可以伴有腹胀的症状,严重的可以伴有呕吐。但是这种我们通过病理检查,它会与巨结肠有一定的区别。我们通过检查以后,它会发现肌层还有黏膜层有神经节,甚至有一些成熟的神经节,还有不成熟的神经节。但是这种目前来说,治疗上是比较麻烦的。往往这种巨结肠类源病治疗周期比较长,而且孩子的预后比较差。所以作为家属,我们必须知道如果说孩子一旦考虑巨结肠类源病,必须得知道它的预后非常差,而且恢复起来可能面临着好多问题。01:19
-
什么是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现在随着环境,还有饮食各方面的原因,发现巨结肠的发病率会越来越高。目前来说先天性巨结肠,主要是由于在胎儿发育期间,肠道肌层,还有黏膜层神经节缺乏,会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比如说最常见的,就是出生以后,孩子胎便排空延迟,这是最为常见的。然后就是可以伴有腹胀等症状,甚至严重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呕吐等情况。所以说作为家属,我们需要知道先天性巨结肠,它就是一种肠道神经节发育缺乏的疾病。01:11
-
先天性巨结肠最初症状是什么先天性巨结肠最初的症状就表现为胎便排出延迟。正常的新生儿一般在生后48小时内胎便就排完了,而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在生后24-48小时内多无胎便或者仅有少量的胎便排出,并且在生后2-3天就会出现低位肠梗阻的症状,然后会出现顽固性的便秘,有的是3-7天,甚至1-2周才排便1次。严重的情况下,如果不使用开塞露或者扩肛,灌肠等处理则不排便。另外,还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腹胀,腹壁看起来紧张,发亮,可以看到腹壁的静脉扩张,也可以见到肠型和蠕动波,并且还会出现反复的呕吐。如果有上述症状就需要考虑先天性巨结肠了,要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语音时长 01:31”
-
先天性巨结肠什么症状先天性巨结肠的症状主要是胎便排出延缓,正常的新生儿48小时以内胎便几乎就排完了,而先天性巨结肠的宝宝在生后24~48小时以内多无胎便,或者仅有少量的胎便排出,并且会有顽固性的便秘,甚至有的1~2周才排便一次,如果不灌肠则不排便,并且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腹胀,腹壁看起来紧张发亮,可以看到腹壁的静脉曲张,可以见到肠型和蠕动波,如果膈肌上升还会引起呼吸困难。另外,就是会出现反复的呕吐,呕吐物当中有少量的胆汁,甚至可以见到呕吐大便样的物质,长期就会造成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语音时长 01:17”
-
先天性巨结肠什么症状病情分析: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出生24~48小时,不可顺利排出胎便,随后也会出现明显的顽固性便秘,同时患者会出现逐渐加重性的腹胀,如果病情严重,会引起膈肌上升,导致呼吸困难。意见建议:建议在早期尽早诊断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如果要进行手术治疗,应该在术后密切观察伤口周围皮肤颜色变化,避免出现继发性感染。
-
先天性巨结肠是什么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先天性的肠道疾病,是刚出生的胎儿常见的疾病之一,新生儿常常伴有营养不良或者比较瘦弱的现象,在临床上又称为希尔斯普龙病。大多数是与遗传有关系的,胎儿在出生之后一直没有粪便排出、或者一直恶心呕吐等情况就可以怀疑是先天性巨结肠。如果想从根本上治疗只能通过手术。
-
先天性巨结肠是什么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外胚层神经嵴细胞的迁移发育过程停顿,使远端肠道如直肠、乙状结肠,肠壁肌间神经丛神经节细胞缺如,导致肠管持续性痉挛,造成功能性肠梗阻,近端结肠代偿性的增厚、变大,所以把这种疾病通俗称为先天性巨结肠,真正发生病变的部位是没有神经节细胞的肠道,其发病率约为1:5000,以男性多见,男、
-
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又称为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属于先天性肠道发育的异常表现,是由于异常发育导致的肠壁神经节缺失造成的,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先天性巨结肠一般多数是发生在男性患者中,而且存在有家族性发生的倾向。临床上通常是通过腹部X线检查、钡餐造影、活体组织检查等方法检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