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何应对手足口病
病情描述:
如何应对手足口病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应对手足口病需要对患儿进行隔离,另外需要勤洗手,注意房间通风,观察患儿的体温、精神状况等变化情况,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是比较轻的,以口服抗病毒药物及对症处理为主。
意见建议: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粪口传播以及密切接触和呼吸道传播,对于手足口病患儿需要与其他儿童进行隔离,另外在流行季节也可以注射手足口病疫苗来进行预防。
为你推荐
-
如何确诊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症状主要是发热和皮疹,而皮疹也比较有特点。一般出现在手、足、口腔和臀部四个部位,它是一个离心性的分布,不分布在躯干上,前胸、后背、腿、胳膊上都没有,或者很少,主要是在手、脚、臀部和肛门的周围以及口腔内。手足口病的皮疹还有就是不疼不痒、不结痂、不留疤。如果孩子很痒,就考虑不是手足口病。如果出现不疼不痒的皮疹,尤其是出现在手、足、臀部、口腔的皮疹,要考虑手足口病。01:39
-
手足口病应该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都要从三个方面做起,那就是感染者的控制,把传染源隔离起来。然后,第二个切断传播途径。第三个,保护易感人群。1、感染者的控制:就是把感染者及时地发现,幼儿园要在手足口的高发季节,每天早晨检查儿童的体温,看手、足、口腔是否有皮疹、疱疹。这样可以尽早发现、尽早隔离,避免疫情扩散。2、切断传播途径:手足口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密切接触传播,如果去人口密集、空气流通不好的地方,一定要带好口罩。在高发季节,尽量不要去这些地方。同时要做好手卫生,保持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做到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在接触了共用的玩具、文具,回家也要及时洗手;同时要避免吃手、咬玩具等不好的习惯。感染者一定要居家隔离,不要再去外面接触别的小朋友。3、保护易感人群:我们已经有了手足口的疫苗,可以给适龄儿童及时接种,推荐6个月以上的儿童接种,最好在1岁之前接种完。02:13
-
如何应对手足口病如果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我们要及时的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就诊。手足口病在小儿时期也非常常见,是属于传染性的疾病,它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导致。在临床上,大多数的手足口病的孩子都是属于轻型的,口服药物就完全可以治愈,疗程一般在5-7天就可以,所以家长也不用过度的担心,常用的药物包括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如果孩子也合并了细菌感染的情况,也要适当的选择抗生素来进行抗感染的治疗。只有少数的孩子是属于重症的手足口病,有些孩子会出现反复发烧,有些孩子会合并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极个别的孩子还有可能会危及到生命。所以说孩子在得了手足口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第一时间就诊,不要延误孩子的病情。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语音时长 01:34”
-
康复新液对手足口病有效吗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的传染性疾病,多见于五岁以下的儿童。由于是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特异性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对症治疗。要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要做好口腔和皮肤的护理。平时要吃温凉一点的食物,不要吃太烫。康复新液作为一种中成药物,它可有活血生肌的作用。所以对手足口病的口腔黏膜的修复,是有很好疗效,对于小孩子可以每天用棉签,或者是纱布蘸取来敷患处,如果是大一点的孩子直接可以含漱。语音时长 01:18”
-
手足口病如何护理普通型手足口病不需要特殊护理,注意避免抓挠疱疹,可让患儿戴上手套或者剪短指甲。患儿因口腔疱疹疼痛拒绝进食,建议尽量让患儿多饮水,保证水分的供应,帮助退热,必要时可去医院输液补充营养。如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嗜睡、易惊、肢抖、频繁呕吐等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
手足口病如何检查?手足口病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一般常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患有手足口病的患者可以出现口腔疱疹,另外可以在手心已经足部出现小的溃疡或者疱疹。检查血常规可以有淋巴细胞升高的表现或者没有明显的异常。也可以进行病毒检测,但结果出来的非常慢。手足口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以及典型的体征,诊断比较容易。
-
如何确诊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病毒导致的传染病,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二十多种,常见的有肠道病毒71型以及柯萨奇病毒A16型。五岁以下的孩子最好发,其病情表现为口痛、低热、厌食、手、脚以及口腔等处发出小溃疡或者小疱疹,有的患者一周左右能够自愈,少数的患者会引起心肌炎、无菌性脑膜脑炎、肺水肿等严重的并发症。
-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想要预防手足口病,首先平时要注意卫生,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以防病从口入,平时用的生活用品、餐具要进行消毒,居住的环境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干燥,衣物、被褥要在阳光下暴晒;其次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不要带孩子到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时要佩戴口罩,以防交叉感染,同时要多加强一些运动锻炼,以增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