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脏早搏多少正常
病情描述:
心脏早搏多少正常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正常来讲心脏不应该出现早搏,那么如果是生理状态下,如情绪紧张,焦虑,抑郁,过于劳累,运动中出现偶发早搏,这种情况可以认为是正常的反映,无需过度担心,但是如果是频发早搏,而且有明确的病理性诱因,如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心肌炎等,那么这种情况的早搏就不正常了。
意见建议:
如果发现频发早搏,建议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脂,血糖,甲状腺功能,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为你推荐
-
心脏早搏的危害一般心脏早搏会对血流造成紊乱,心脏出现频繁早搏,易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引起胸闷、心悸、头晕、乏力,甚至心力衰竭。心脏早搏分为功能性及器质性早搏。功能性早搏多见于健康人、无器质性心脏病者,由于过劳、精神紧张、消化不良、情绪激动等因素引起;器质性早搏由疾病引起,如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原因引起。如果早搏伴有心律失常,可以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症状。对于有早搏同时合并心脏方面疾病的患者,有心梗过后出现室性早搏,就需要用利多卡因一类的药,心肌病合并早搏的患者可以使用胺碘酮。早搏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中成药益安宁丸来联合治疗,对治疗心脏相关疾病,改善心脏功能都有一定效果。调养五脏,提高免疫力,调理身体机能,起到活心血、补心气、养心力的作用。心脏早搏患者,要定期复诊,每年体检,并遵医嘱坚持服用药物。生活中要避免情绪紧张、失眠、劳累、喝浓茶等,祛除这些诱因,有利于早搏的治疗。如需用药,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药知识,可咨询医师或者药师。02:10
-
心脏跳多少下算正常按照教科书上讲,心跳在安静状态下60到100次,是属于正常的一个频率范围,当然不同的人,他也会有一些变化的,比如说像运动员,老年人,他的心跳相对是偏慢的。对于像小孩他的心跳是偏快的,而且在生理状态下,休息,镇静,夜间,他的心率有的时候,甚至能达到40次,这也都可能属于正常的,对于适当运动以后,他心跳超过100次,也都属于一个正常的范围。00:56
-
心脏早搏一天多少正常正常来讲一天当中没有早搏是最正常的。如果一天24小时有几百个早搏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相对正常现象,因为有的时候熬夜了或者是睡眠不好也会出现早搏,偶发性的早搏往往不需要治疗,主要就是结合生活方式上的干预改善。但是如果患者心脏早搏在1天当中有上万个,相对来讲考虑可能是由于器质性病变所导致,要积极的查找原因,比如是否是由于甲亢所导致,目前是否存在贫血,有没有心脏血管的狭窄,有没有低钾血症。建议患者要进一步的去做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血清离子的抽血化验检查,必要的时候甚至还需要检查心脏彩超,冠脉CT。语音时长 01:12”
-
24小时心脏早搏多少次正常24小时心脏早搏小于100次属于是正常的。早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期前收缩,早搏一般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我们正常人也可能会出现早搏,比如平常休息不好,过度劳累或者是喝了浓茶、咖啡等都可能会引起,早搏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检查,因为有些是和疾病有关,比如可以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来确定具体的病因,如果检查发现早搏的频率每分钟大于5次,也就是24小时大于500次,这种情况就称为是频发早搏,像频发的早搏一般是需要进行治疗的。也建议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一些诱发因素。语音时长 01:10”
-
心脏早搏多少次正常病情分析:这个情况多少次都是不正常的,如果有早搏的情况就诊断为心律失常。建议还是要做了相关的检查,之后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对症的治疗是比较好的,大多数的早搏属于是良性的早搏。意见建议: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还是要适当的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做到饮食的少吃多餐,不要暴饮暴食。
-
心脏早搏一天多少正常病情分析:正常人一般心率为窦性心律,没有早搏或者会有少量早搏,如果在24小时之内,心脏早搏数量不超过100次可以算为正常意见建议:如果需要明确24小时有多少次早搏,需要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来评估,尽量避免早搏的诱发因素,如喝浓茶,咖啡,熬夜,情绪激动,饮酒,焦虑灯。如果以前有器质性心脏病,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并且定期随访。
-
早搏多少次正常早搏一般情况下小于6次/分正常。早搏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异位起搏点发出过早冲动所引起的,形成早搏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考虑与病理、生理改变或外界因素刺激有一定关系,任何可引起心脏结构与功能异常的心血管疾病均会引起早搏,很多正常人也会发生早搏,多出现在紧张、焦虑和酒后,一般情况下小
-
长期早搏对心脏有多少损伤早搏是指心脏早搏,长期心脏早搏对心脏有多少损伤并没有明确的临床数据,但是长期心脏早搏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冠心病等情况。心脏早搏一般情况下就是指心脏提前跳动,患者会出现心跳暂停感、身体乏力、头晕、发热等症状。心脏早搏可能是因为生理原因、不良生活习惯、使用药物、手术、电解质紊乱、心脏器质性病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