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子宫内膜癌分几期
病情描述:
子宫内膜癌分几期
答医生回答
病情分析:
子宫内膜癌分4期。1期肿瘤局限于子宫体,可以分为1a和1b期。2期就是肿瘤侵犯宫颈间质,但无宫体外的蔓延。3期肿瘤局部和区域的扩散。4期肿瘤侵及膀胱和直肠的黏膜和远处转移,可以分为4a期和4b期。
意见建议:
女性要普及防癌知识,定期体检;重视绝经后妇女阴道流血和围绝经期妇女月经紊乱的诊治;正确掌握雌激素应用指征及方法;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进行密切随访或监测。
为你推荐
-
子宫内膜癌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要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病人的年龄、是否保留生育功能,及全身状况综合考虑。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标准的术式为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加盆腔淋巴结的切除。术后根据有无高危因素,选择放疗或者是化疗等辅助治疗。对于有手术禁忌症,或无法手术的晚期,或者复发的患者,可以采用化疗或者放疗。对于年轻的、早期的、分化较好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还可以采用孕激素治疗,以保留生育的功能。01:33
-
子宫内膜癌出血特点对于年轻的,或者是围绝经期的妇女,子宫内膜癌的出血多,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或者是月经长时间淋漓不干净。但是对于绝经以后的妇女,表现为长期的点滴少量出血,有的甚至只是出现少量的阴道分泌物。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需要及时就诊,来排除子宫内膜,是不是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需要做B超,或者是诊刮的手术来确诊。01:23
-
子宫内膜癌镜下病理分型1988年国际妇科病理协会,依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提出了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类,它可以分为六大类。第一型,子宫内膜样腺癌,此型是内膜癌中最常见者,约占80%。常于雌激素长期过量刺激,肥胖和子宫内膜增生有关。第二型,乳头性浆液性腺癌,类似卵巢生发上皮来源的乳头状浆液性腺癌,占内膜癌5%到10%,发病与雌激素无关,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内膜型亚型。第三型,透明细胞癌,此型肿瘤预后比较差,五年生存率为33%到42%。第四型,黏性腺癌,组织学上与宫颈的黏液腺癌相似。第五型,鳞状细胞癌,是原发于子宫内膜,非常少见。其来源可能与内膜腺体鳞化有关,也可能直接来源于储备细胞。第六型,未分化癌,组织学上和其他器官分化的不良癌相似,诊断时需要与淋巴瘤、肉瘤和绒癌相鉴别,此瘤级罕见,预后比较差。语音时长 01:48”
-
子宫内膜炎与子宫内膜癌区别子宫内膜炎与子宫内膜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子宫内膜炎是一种良性疾病,它是由病原体感染导致的。主要表现为下腹痛,发热。在妇科检查中会发现宫颈有举痛,宫颈或者是阴道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子宫内膜癌一般症状是绝经后阴道流血,并伴有轻微的腹痛。两者的诊断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通过做妇科彩超,盆腔CT以及盆腔的磁共振就可以确诊。另外子宫内膜癌的确诊还需要做子宫内膜诊刮,并送病理检查,这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因此,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语音时长 01:13”
-
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怎么区别病情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最根本的区别是两者的病变性质。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良性的病变,而子宫内膜癌则是恶性肿瘤,属于恶性的病变。意见建议:子宫内膜息肉虽然属于良性病变,但是有恶变可能,因此治疗上需要给予根治性的手术切除。而对于子宫内膜癌则根据分期不同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但是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此外,子宫内膜癌还可以采用放疗以及化疗等综合的治疗手段。
-
子宫内膜癌是什么病情分析: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每年有接近二十万的新发病例,是导致死亡的第三位常见妇科恶性肿瘤。意见建议:患者应积极了解防癌抗癌的常识,定期体检,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锻炼,预防便秘,保持乐观心态。
-
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是什么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浆液性腺癌、子宫透明细胞样腺癌、子宫内膜浆液性癌等。1、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是子宫内膜腺的子宫内膜上皮恶性肿瘤。通常由长期受雌激素和炎症刺激的子宫内膜引起,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可能有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下腹痛等情况。2、浆液性腺癌:乳头状或者巢状生长,有
-
子宫内膜癌镜下病理分型1988年国际妇科病理协会,依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提出了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类,它可以分为六大类。第一型,子宫内膜样腺癌,此型是内膜癌中最常见者,约占80%。常于雌激素长期过量刺激,肥胖和子宫内膜增生有关。第二型,乳头性浆液性腺癌,类似卵巢生发上皮来源的乳头状浆液性腺癌,占内膜癌5%到10%,发病与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