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血常规淋巴细胞百分比49.1,中性粒细胞
2020-03-18 1702次
病情描述:
血常规淋巴细胞百分比49.1,中性粒细胞43.3,血小板体积13.8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为你推荐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个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同样也是一个次要指标,它可以是中性粒细胞本身绝对数值的增加,导致了百分比的增高,也有可能是跟中性粒细胞一起组成白细胞的其他成分的变化,导致了中性粒细胞的增高,比如说像淋巴细胞如果比例下降,那么相应的就会显出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来,而这个时候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可能并不一定会增高。所以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增高,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更应该关注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确实超过正常值,那么这个时候对应的疾病有很多,包括像细菌感染,一些反应性的疾病,还有一些肿瘤性的疾病都有可能,我们需要在这个时候,到医院去找血液科医生做详细的检查,尤其做中性粒细胞这一类的,白细胞的手工的分类,才能进一步的明确诊断,从而相应的去做治疗。01:25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低是什么原因呢,中性粒细胞是组成白细胞里头的一个重要的成分,也代表了骨髓里头,髓细胞里头的一个重要的成分,那么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低,其实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它有可能是自身中性粒细胞降低引起的,还有可能是在白细胞里头,淋巴细胞的比例增高,反过来引起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下降,这样的话问题就出在淋巴细胞,而不是出在中性粒细胞上面去了。所有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低,这个指标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应该去看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才能够真实地反映中性粒细胞自身究竟是偏高还是偏低,那么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如果偏低,对应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一些很简单的,像一些感染或者是一些药物的影响,也有可能是严重的疾病,像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等的非常复杂,这些都需要到医院去做详细的分析,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01:28
-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低血常规中的中性粒细胞正常参考值范围为0.5至0.7,百分比为50%至70%。中性粒细胞为血液中的主要吞噬细胞,在急性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和化疗后。生理性增高常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病理性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和急性出血等。语音时长 1:30”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男女男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没有诊断意义,这个值波动性很大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应该是血常规检查结果,在血常规检查结果中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这几项正常,就可以认为是正常的。其他都是去诊断意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淋巴细胞比率相对增高,一般来讲是病毒性感染造成的,中性粒细胞比例不能看出胎儿的性别,这个时候最好是多注意休息。语音时长 1:15”
-
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淋巴细胞偏低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淋巴细胞偏低可能是由于胆囊炎、急性胃肠炎等疾病导致,可根据医生的指导服用药物治疗。1、胆囊炎:胆囊炎一般是由于胆道梗阻、胆汁淤积引起的继发感染所致,导致梗阻的主要原因是胆道结石,而反复发生感染可促进结石形成,进一步加重胆道梗阻,形成恶性循环,患者通常会出现右上腹剧烈绞痛、并向右
-
血常规异常,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血常规异常,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可能是病毒感染性疾病引起的,也可能是骨髓造血系统疾病导致的,可以根据发病原因选择药物或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1、病毒感染性疾病:病毒性感染疾病的类型有很多,比如荨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这些疾病大多都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的,如果患者出现了这些疾病,在医院就诊时需要做血常规检
-
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淋巴细胞百分比低考虑轻度细菌感染建议抗菌治疗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8.3淋巴细胞百分比5这不是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