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尿常规蛋白质+-阴性是怎么回事?
2020-04-05 2686次
病情描述:
尿常规蛋白质+-阴性是怎么回事?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为你推荐
-
尿常规比重偏低怎么回事尿常规比重偏低多提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患者喝水较多引起的,平常时候喝水不多,最近喝水比较多了,尤其是检查尿常规之前的三四个小时,喝水多了就容易发生尿比重低于1.010,建议患者常规饮食之后3~5天或一周以后再做复查,通常是可以恢复的。还有一种情况比较少见,就是肾脏出现问题引起尿比重降低,多数是肾脏的浓缩功能发生了异常,水重吸收不回去,就容易引起尿量增加,尿比重就偏低了。通常建议患者反复复查,如果反复复查2~3次以后尿比重仍然很低,就需要再进一步评估肾脏的浓缩功能。有的是尿液重吸收功能引起的,需要积极干预,通常是由肾内科来处理,处理方法也非常多,一般需要做经皮肾穿刺,获取病理组织看是哪一种类型,有的需要做荧光检查等明确原因,才能有根据性治疗。还有的是尿崩症等情况引起的,这种情况也不少见,临床上有中枢性的尿崩症,中枢性尿崩症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问题,可以给药物来改善,但是首先需要明确原因才能治疗,因此尿比重减低应当很慎重的对待。02:05
-
尿常规白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一般尿常规白细胞偏高提示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通常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导致的尿路的感染性疾病,通常患者会表现为尿路的刺激症状,比如尿频、尿急、尿痛,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腰痛、血尿、发烧的状况。泌尿系感染的患者,会出现类似的炎症反应,患者要密切注意加强自身的治疗,在有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相对应的治疗,完善泌尿系尿常规的检查,必要时行超声检查明确原因以后,通过多饮水、多排尿,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都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另外日常生活当中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01:54
-
尿常规蛋白质尿蛋白增多根据病因可以分为生理性的蛋白尿和病理性的蛋白尿,生理性的蛋白尿主要见于功能性的蛋白尿和体位性的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是指机体在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等所致的暂时性的轻度的蛋白尿,一旦诱发因素解除以后尿蛋白可以迅速消失,定性检查一般不超过一个加号,定量检查24小时尿蛋白一般小于0.5克,多见于青少年。体位性的蛋白尿是由于直立位或者是腰部前突时引起的轻度的蛋白尿,特点为夜间尿蛋白定性为阴性,直立位后尿蛋白定性为阳性,这一类的尿蛋白定性检查可以达到两个加号,甚至是三个加号,但是卧位后会消失,也常见于青少年。病理性的蛋白尿常见的为肾小球源性的蛋白尿,超过了肾小球重吸收的能力而形成的蛋白尿,以清蛋白为主,也含有一些分子量较高的球蛋白,肾小管性的蛋白尿是以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以及溶菌酶等增多为主。语音时长 1:38”
-
尿常规蛋白质+-有什么危害在临床上,如果患者尿常规提示蛋白质加减号,考虑患者尿中蛋白定量不多,建议患者还需要完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来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必要时建议患者继续完善肾功能,肝功能,血脂,电解质,尿蛋白与肌酐比值,尿液检测,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血清验检测,以及相关自身抗体检测和感染指标准来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如果患者仅表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考虑此时患者可能就是隐匿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病情可以长期迁延,大多数患者肾功能可以长期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在临床上对于隐性肾小球肾炎没有什么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长期密切随访观察,应用一些相关措施来预防或治疗患者诱发疾病加重因素,同时患者应当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在病情稳定期时鼓励进行适当体育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体质,防止感染,同时患者应当注意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规律门诊复诊。语音时长 01:35”
-
尿常规蛋白质尿常规检查中,蛋白质的含量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极低,若尿蛋白超标,则可能提示肾脏受损或存在其他健康问题。针对尿蛋白异常,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尿常规蛋白质,即尿中所含的蛋白质,是反映肾脏滤过功能的关键指
-
尿常规蛋白质尿蛋白增多根据病因可以分为生理性的蛋白尿和病理性的蛋白尿,生理性的蛋白尿主要见于功能性的蛋白尿和体位性的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是指机体在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等所致的暂时性的轻度的蛋白尿,一旦诱发因素解除以后尿蛋白可以迅速消失,定性检查一般不超过一个加号,定量检查24小时尿蛋
-
尿常规蛋白质十一0.15您好您的情况是
-
尿常规潜血2+,蛋白质trace,微量白您好,我看一下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