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少尿型急性肾衰的中心发病环节
2020-02-19 1111次
病情描述:
少尿型急性肾衰的中心发病环节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为你推荐
-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无尿期的表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少尿或者无尿这种症状的话,患者一般表现就是尿量减少,一般我们专业上说,如果一个患者,他24小时以内的尿量,如果小于400的话,就可以断定是一个少尿期,如果说24小时以内的尿量,只有不到100毫升,基本上可以判断这个患者是无尿的。如果出现这种症状的话,就要注意更进一步的检查,或者明确原因,要及时的找医生就诊,做一些处理。因为急性肾衰,如果你体内的水排不出去,对你的心功能、肺功能,还有一些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都会有影响。所以这种情况出现的话,就建议到医院及时就诊,医生可能会给你安排做透析的一些处理。01:17
-
急性肾衰的原因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还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导致肾脏的功能发生了异常,这种原因也比较多见。泌尿外科,比较常见的急性肾衰,主要常见的,还是因为尿路的梗阻,比如良性的前列腺增生,然后增大到一定程度,把尿液堵塞了。无法排尿,24小时或者48小时,无法排出尿液的时候,尿液就完全积在肾脏里边。这时候就会发生急性肾衰,患者无尿,然后浑身的水肿,或者出现毒素的升高,这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引起的肾衰,有一些急性的肾脏的疾病,肾盂肾炎或者突发的急性的,导致肾功能异常的问题,比如药物性引起来的肾衰,或者低血压、休克引起来的肾功能不好,急性肾衰都会引起来患者肾功能的异常。如果出现急性肾衰的时候,治疗上,主要还是以对症处理,然后血液透析替代治疗,改善患者肾功能不全的症状,然后等待把病因找到以后,对症处理,然后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01:25
-
急性肾衰少尿期急性肾衰少尿期是因为肾脏滤过功能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尿量减少。下面我给大家详细介绍:肾衰患者会有脸色发黄的症状,这种症状是由贫血引起的,肾功能受损常常伴随贫血,但贫血的发展是非常缓慢,一段时间内反差不会太大常常引不起患者的足够重视。尿量减少是因为肾脏滤过功能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尿量减少,也有一部分患者尿量正常,但是随尿液排出体外的毒素减少,所以不能完全依据尿量的多少来判断肾功能的好坏。浮肿是一个比较容易察觉的尿毒症早期症状,是因为肾脏不能及时清除体内多余水分所致。语音时长 1:31”
-
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机制目前尚无一种学说能够解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其少尿的发病机制包括如下六种。第一,反漏及阻塞学说,肾缺血或肾中毒引起的肾小管损伤,肾小管液反漏入间质造成瞬间水肿。变性坏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落入管腔,于管腔内液中的蛋白质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使肾小管有效率过压降低,引起少尿。二,细胞损伤学说,急性肾小管坏死发生中,肾小管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及其代谢障碍由轻变重,最终导致细胞骨架结构破坏和细胞坏死。三,肾脏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肾缺血和肾毒素的作用,使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引起肾血流动力学变化,导致肾血流灌注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极性,肾衰竭发生。四,缺血再灌注型肾损伤,肾缺血后,肾血流在同时反而可见细胞的损伤继续加重,细胞内钙超负荷,在急性衰竭缺血再灌注肾损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五,管球反馈作用,肾小管受损,使钠氢的重吸收功能降低,小管内流,钠氢浓度升高,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的作用使入球小动脉收缩,阻力升高,肾血流减慢,肾小球率过滤降低。六,其他的因素,包括血管内皮原型,舒张因子作用的,肾脏自主调节功能及表皮因子对肾脏的再生与修复作用,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发病机制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语音时长 2:04”
-
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机制目前尚无一种学说能够解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其少尿的发病机制包括如下六种。第一,反漏及阻塞学说,肾缺血或肾中毒引起的肾小管损伤,肾小管液反漏入间质造成瞬间水肿。变性坏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落入管腔,于管腔内液中的蛋白质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使肾小管有效率过压降低,引起少尿。二,细胞损伤学说,急性肾
-
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是指什么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指24小时尿量没有低于400ml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果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非常典型的临床表现就是尿量变少,24小时尿量一般会低于400ml,称为少尿。但有极少数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尿量没有明显减少,24小时的尿量一直在400ml以上,这种称之为非少尿型急性肾
-
急性肾衰血液粘滞度升高的原因?有时候是跟有效血容量不足有关。
-
如何判断肾衰竭是急性还是慢性看有没有基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