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中性粒细胞比值低检测结果为40.600(
2021-03-29 1358次
病情描述:
中性粒细胞比值低检测结果为40.600(参考范围50~70)嗜酸性粒细胞比值增多,检测结果为23.300参考范围0.5~5)。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增多,检测结果为1.220×10^9/L(参考范围0.02~0.5)。
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答咨询实录
为你推荐
-
中性粒细胞比率低怎么回事中性粒细胞比率低最常见的原因有:一、药物引起,消炎药物,如替硝唑、甲硝唑等,还有抗甲状腺的药物等,都可能会由于药物性损伤而引起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可能会引起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三、急性病毒感染时,如流感病毒、风疹病毒等,由于免疫反应的降低也可能会造成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四、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化疗时,由于化疗、放疗会损伤造血干细胞,造血功能衰竭,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01:39
-
小儿中性粒细胞低是怎么了中性粒细胞是化验血常规时白细胞一个分类,在儿童出生以后的发育过程中中性粒细胞的数据是在发生变化的,从出生的四五天以前增高,四五天以后开始降低,四五岁的时候再次升高。所以,出生后的五六天一直到四五岁过程中,血常规里的中性粒细胞是低于淋巴细胞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中性粒细胞低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对于儿童检查血液时血常规的化验结果来看,发现中性粒细胞下降,要结合年龄和下降的幅度来进行分析。也有一种另外可能,比如病毒感染的时候会导致淋巴细胞的进一步升高,这种情况下可以导致中性粒细胞的下降。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01:47
-
中性粒细胞比值降低首先,中性粒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释放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也叫花生四烯酸,在酶的作用下由它在进一步生成一组旁分泌激素的物质,比如血栓素和前列腺素等,这些物质对于调节血管的口径和通透性都有明显的作用,还能够引起炎症反应和疼痛,并且影响血液凝固。那么对于中性粒细胞它的升高大多数提示的就是一种炎症的感染。而对于中性粒细胞比值降低的情况,我们一定要这个严密的观察,那么多见的一些病毒性的感染,可能会抑制中性粒细胞的一个分泌,这样的话可能会出现中性粒细胞比值的降低。那么还有一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由于骨髓增生的是受到一定的干扰,也会出现中性粒细胞比值偏低的情况,这种患者很容易引起继发性的感染,甚至出现感染难以控制的情况,我们必须要查明病因进行治疗的。语音时长 01:29”
-
宝宝中性粒细胞低主要是因为身体中出现了一定的炎症所引发的问题,而炎症就会导致出现身体发烧、身体中体温的大量升高,就会导致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情况。同时会导致有淋巴细胞增高,是因为身体中的免疫系统出现了一定的抵抗作用,启动了自我调节的机制情况,并且与身体中的病毒感染也有影响等情况导致的问题,中性粒细胞偏低应该问题不大,有时病毒感冒也会出现淋巴细胞偏高而中性偏低。孩子哭闹是否有缺钙的情况存在,可以给他补钙。另外是否有腹痛,可以压压他的肚子,看看他有没有反应,没有就不是肚子疼,孩子有时肚子疼其实不是什么问题,很良性的。语音时长 1:35”
-
中性粒细胞高嗜酸性粒细胞低中性粒细胞高、嗜酸性粒细胞低可能是由于急性扁桃体炎、细菌性肺炎等疾病导致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1、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为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等,也可能是由于气温降低、季节更替、有害气体刺激、烟酒过度、过度疲劳等因素导致的。患者通常会出现畏寒、
-
婴儿中性粒细胞低危害婴儿中性粒细胞低,会对其健康造成多方面的影响。中性粒细胞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的减少会显著增加婴儿感染的风险,影响免疫功能,甚至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中性粒细胞减少会使婴儿对细菌和病毒的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消化
-
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低可以看一下检查结果吗?
-
中性粒细胞低的原因您好,中性粒细胞在感染、药物、自身免疫病、很多血液病中都可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