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现象,其与医疗操作、气压变化等有关,有多种危害,也有相应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1、形成原因

在医疗操作(如静脉采血、输液、手术)中操作不慎会使空气进入血管,深水潜水或迅速升空时气压迅速变化,血液中溶解的气体析出形成气泡也可导致空气栓塞。

2、危害

空气栓塞危害程度取决于空气量和栓塞部位,轻微时可能有胸痛、呼吸困难症状,严重时可致休克、心脏骤停甚至死亡。

3、药物使用风险

某些药物(造影剂如碘海醇、碘帕醇,麻醉剂丙泊酚等静脉注射药物)在使用中操作不当可能使空气进入血管。

4、诊断与治疗

诊断基于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一旦怀疑空气栓塞,要立即停止可能导致空气进入的操作,并让患者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脚高位以减少气泡进入肺动脉风险。

5、预防措施

预防关键是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静脉采血、输液或手术时确保连接处紧密无漏气,避免引入空气,同时密切监护患者,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空气栓塞是严重医疗紧急情况,要求医务人员有高度责任心和专业技能保障患者安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