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菌临床上是指大肠杆菌,心内膜炎通常会出现大肠杆菌,心内膜炎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
心内膜炎往往由化脓性细菌引起,主要侵犯心脏的瓣膜,可能造成瓣膜及腱索的溃疡、穿孔、断裂以及赘生物,这些赘生物可能会脱落,脱落的赘生物成为细菌栓子,会导致栓塞及迁移性脓肿,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细菌往往致病力强,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变形杆菌和大肠杆菌为多见,细菌粘附于血小板微血栓,粘附性强,是心内膜炎的最常见致病菌。
心内膜炎常继发于其它部位的感染,又可能导致身体其它部位的感染,比较凶险,尤其是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发生于正常心脏,以败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进展快,有高热、寒战、乏力等中毒症状,临床检查心脏可出现高调心脏杂音,可能会迅速发展为急性心力衰竭,皮肤可有瘀斑和紫癜样出血性损害,容易被原发的感染性疾病掩盖而忽视。
心内膜炎多与心脏病史有关,一般以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等治疗原则为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