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导致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原因之一,其治疗关键在于抗病毒与退黄双管齐下。
巨细胞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黄疸,主要是因为病毒破坏了肝脏细胞,影响了胆红素的正常代谢,从而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黄疸症状。针对此类黄疸,治疗措施需综合考虑抗病毒治疗和降低胆红素水平两个方面。
一、抗病毒治疗
目前针对巨细胞病毒感染,主要采用更昔洛韦、膦甲酸钠和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病毒对肝脏的损害,为胆红素的正常代谢创造条件。
二、降低胆红素治疗
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还需采取措施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常用的方法包括:
1、光照疗法: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促使胆红素转化,降低其毒性,并加速其排出体外。
2、换血疗法:对于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考虑采用换血疗法,以迅速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
综上所述,针对巨细胞病毒感染导致的黄疸,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案,既抗病毒又降胆红素,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