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内侧有三条经络,分别是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等。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沿足背向上至内踝前一寸,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8寸交足太阴脾经,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二阴位置,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后向上入鼻咽,上行连接目系出额,与督脉会于头顶。该经常用针灸穴位有大敦、行间、太冲、中封、中都、膝关、足五里、阴廉、章门、期门等,主治肝胆病证、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部疾病和本经经脉循行部位疾病。
足少阴肾经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下,循内踝后,别入跟中,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该经常用针灸穴位有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阴谷、横骨、阴都、灵墟、神藏等。该经穴位主治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病证、神经精神方面病证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证。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于内踝上8寸处,交足厥阴肝经。该经常用针灸穴位有隐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地机,主治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