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主要症状通常有腹痛、腹泻、便血、消化道出血、息肉脱出等,患病后应及时就医治疗。
1、腹痛:
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与慢性炎症刺激、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如果息肉位置不当,会对肠道造成刺激,使患者出现腹痛。
2、腹泻:
随着息肉面积不断的增大,会对肠道造成压力,使肠道功能紊乱,导致患者排便次数增多,出现腹泻的症状。
3、便血:
由于肠息肉是肠道黏膜隆起的赘生物,患病后会使肠腔内空间变狭窄,在粪便排出过程会使息肉表面的黏膜受到摩擦,诱发便血。
4、消化道出血:
由于肠息肉表面的黏膜组织较为脆弱,如果局部压力过大,会引发毛细血管发生破裂,使患者的消化道出血。
5、息肉脱出:
当息肉数量过多时,会因为重力的关系牵扯到直肠黏膜,使息肉与肌层分离、下垂,引发息肉脱出。
患有肠息肉后,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结肠镜下手术、肠段切除术等手术方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