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一种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的脓肿溃破或切口引流的后遗病变。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流脓、肿痛、瘙痒和排便不畅,形成原因则多与感染、损伤及生活习惯有关。
一、肛瘘的临床症状
1、流脓:周期性发作,时有时无,脓液较少。
2、肿痛:一般不疼,但当脓液积存于管腔内引流不畅时,局部胀痛,当脓液流出后疼痛马上减轻。
3、瘙痒:由于脓液不断刺激肛周皮肤,常感觉瘙痒,肛周潮湿不适,皮肤变色、表皮脱落,纤维组织增生和增厚,有时形成湿疹。
4、排便不畅:一般肛瘘不影响排便,但高位复杂性肛瘘由于慢性炎症刺激,会导致肛管纤维化,影响肛门舒张,可出现排便不畅。
二、肛瘘的形成原因
1、肛周脓肿:肛周脓肿自行溃破或切开引流后易造成肛瘘。
2、直肠肛门损伤:外伤、吞咽骨头、金属,肛门体温计,肛门镜检查等损伤肛管直肠,细菌侵入伤口即可引起。
3、肛门裂反复感染:肛门裂反复感染可并发皮下瘘。
4、会阴部手术:内痔注射误入肌层或手术后感染,产后会阴缝合后感染,前列腺、尿道手术后感染等,均可波及肛门直肠引起脓肿及瘘。
5、其他因素: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特异性炎症,恶性肿瘤、肛管外伤感染等也可引起肛瘘,但较为少见。
肛瘘的治疗通常需要手术,同时可能配合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或甲硝唑等来控制感染和促进愈合。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