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降低一般会有哪些原因

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降低一般有药物因素、体液丢失过多、心肌缺血等原因。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在非药物控制的前提下,一般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40/90mmHg),称为高血压。患者多表现为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等症状。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并可影响到靶器官(如心、脑、肾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肾衰竭和脑卒中等严重后果。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降低的原因一般有。

1、药物因素:

比如硝酸酯类药物,或者加用了利尿药物,或者自行增加了降压药物的服用剂量等,血压会出现突然降低。

2、体液丢失过多:

消化道出血以及恶心、呕吐、腹泻等可导致体液大量丢失,由于体液丢失过多,也可导致血压突然的降低。

3、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导致心肌缺血后会影响心肌收缩力,进而可出现胸痛、胸闷、血压突然下降等情况,可以通过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鉴别。

除以上原因外,患者喝酒、摄入量减少等原因,也可导致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积极就诊明确,并进行针对性改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健康自测

健康自测大全 健康早知道

专业医学量表 专业医学团队

扫码关注完成健康自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