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尤其是腰背部的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除了疼痛,患者还可能出现身长缩短、驼背以及骨折等情况。
1、疼痛
骨质疏松症患者最显著的症状即为疼痛,特别是在腰背部。疼痛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导致骨骼承重能力下降,当身体重量增加时,骨骼负担加重,从而引发疼痛。
2、身长缩短、驼背
随着病情的发展,骨质疏松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身长缩短和驼背的现象。这是因为椎体前部多为松质骨组成,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因此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
3、骨折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之一。由于骨骼变得脆弱,即使是轻微的外力也可能导致骨折,尤其是髋部、腕部和脊柱的骨折最为常见。
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医生可能会开具如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药物来缓解症状。这些药物能够帮助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药物治疗需结合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以及进行适量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