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与冠心病虽同属于心脏疾病范畴,但两者在发病机制、症状表现、诊断方式及治疗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导致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进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其症状多样,包括胸闷、胸痛等,通常可通过药物或休息缓解。诊断冠心病常依赖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手段。治疗则侧重于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必要时的手术治疗。
心梗,即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它发生在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心梗的症状更为剧烈且持续,如持续的胸骨后疼痛,伴随恶心、呕吐等。诊断心梗除心电图外,还依赖心肌酶谱的检测。治疗上需紧急恢复心肌灌注,如通过急诊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并辅以抗栓、抗心肌缺血药物,如替格瑞洛、阿托伐他汀等。
两者在预后上也有所不同。冠心病若得到有效控制,预后相对较好;而心梗即使及时治疗,仍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心梗与冠心病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正确认识这些差异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