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检查是确保母婴健康不可或缺的环节,帮助监测母体和胎儿的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问题。一般孕期检查时间可分为孕早期(1-12周)、孕中期(13-27周)、孕晚期(28周至分娩)。
1、孕早期:
在孕早期,初次产前检查应全面,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基本检查。还需关注甲状腺功能,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可影响胎儿神经智力发育。孕早期也是进行遗传病筛查的重要时期,如唐氏筛查等。
2、孕中期:
进入孕中期,除了常规的产前检查,还应进行详细的超声检查,以确认胎儿的发育情况和筛查结构性异常。此时,针对孕妇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可能需补充铁剂、钙剂和维生素D等,以预防贫血和促进胎儿骨骼发育。
3、孕晚期:
孕晚期需增加产前检查的频率。除常规检查外,还应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并发症。孕晚期是评估分娩方式和制定分娩计划的关键时期。
在整个孕期,必要时还需进行额外的检查,如糖耐量测试、无应激试验(NST)及生物物理评分(BPS)等,以全面评估母婴状况。合理的孕期检查,结合科学的孕期管理,能有效降低孕期风险,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