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主要感染途径为母婴垂直传播、皮肤黏膜感染、脐部感染、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感染。其感染途径多样,以下详细说明:
1、母婴垂直传播
病原体可通过母体血液、羊水或胎盘感染胎儿,这是新生儿败血症的重要感染途径之一。如母体在孕期存在感染未及时治疗,易通过此途径传染给胎儿。
2、皮肤黏膜感染
新生儿皮肤黏膜娇嫩,易受损并成为病原体入侵的门户。如护理不当导致皮肤破损,或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医疗操作,均可能引起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
3、脐部感染
脐带是新生儿在母体内的生命线,也是与外界相通的通道。脐带处理不当或脐带周围清洁不足,均可导致细菌通过脐部进入新生儿体内,引发败血症。
4、呼吸道感染
新生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较弱。如发生早产情况或新生儿吸入污染的羊水,病原体可经呼吸道侵入血液循环。
5、消化道感染
消化道是新生儿摄取营养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病原体潜在的入侵途径。如喂养不当导致新生儿肠道受损,或食物、水源被污染,均可引起病原体经消化道进入血液,导致败血症的发生。
在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时,医生会根据病原体类型及临床情况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等,以控制感染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加强新生儿的护理和营养支持也是治疗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