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恶露是产妇在分娩后,子宫蜕膜脱落并经阴道排出的组织物及血液,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血性恶露、浆液性恶露和白色恶露。
1、血性恶露:此阶段恶露含有大量红细胞,色鲜红,量多,有时伴有小血块。一般持续3至4日,之后出血逐渐减少,浆液增加,转变为浆液性恶露。若此阶段出血过多,可能与子宫收缩乏力或胎盘因素等有关,必要时需使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2、浆液性恶露:随着子宫内膜的逐渐修复,出血量明显减少,恶露变为淡红色的浆液性物质,含有较多坏死的蜕膜组织、宫腔渗出液及宫颈粘液。此阶段可持续10日左右,浆液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变为白色恶露。
3、白色恶露:此阶段恶露因含大量白细胞而色泽较白,质地黏稠。白色恶露约持续3周干净。若此阶段恶露出现异常,如伴有异味、颜色发黄等,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就医,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头孢曲松钠等。
产后恶露的三个阶段各有特点,产妇应密切观察恶露的性状和持续时间,如有异常及时就医,以确保产后恢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