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温化寒痰类的中药,其药性辛、温,主归肺经。白芥子具有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白芥子主要用于寒痰、湿痰证,如咳嗽气喘、痰多色白等,还可以用于寒痰、湿痰所致的眩晕、肢体麻木、阴疽流注等病症。
白芥子的功效作用
概述:
临床应用:
在临床上,我们常使用白芥子来治疗以下几种病症:
1、白芥子可以用于寒痰喘咳,悬饮等病症。此药辛散温通,能够散肺寒,化痰饮,利气机,通经络。在治疗寒痰喘咳的患者时,可以配伍紫苏子、莱菔子等药物一同使用,如三子养亲汤;在治疗悬饮,咳喘的患者时,可以配伍甘遂、大戟等药物一同使用,如控涎丹。
2、白芥子还可以用于肢体麻木、关节肿痛以及阴疽流注等病症。此药辛散开泄,善于祛“皮里膜外”之痰,消肿散结而止痛。在治疗痰湿阻络导致的肢体麻木、关节肿痛的患者时,可以配伍马钱子、没药等药物一同使用,如白芥子散;在治疗痰湿流注,阴疽肿毒的患者时,可以配伍肉桂、鹿角胶等药物一同使用,如阳和汤。
使用注意:
因为白芥子药性辛温走散,容易耗气伤阴,所以久咳肺虚、阴虚火旺的患者,不能使用白芥子来治疗;此外,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患者也不能使用白芥子,而白芥子外敷能刺激皮肤黏膜,所以皮肤过敏的患者也是不能使用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为你推荐
-
橘红的功效及作用橘红为芸香科柑桔属植物橘及栽培变种的外层果皮,味辛、苦,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散结止痛、抗菌消炎、镇静安眠、降血脂、醒酒的功效,用于脾胃气滞、食积伤酒、呕恶痞闷、恶心呕吐、胸痛胀闷等。临床实践证明,橘红对肺痨、支气管炎、长期胃痛、咳嗽痰多等有独特疗效。内服煎汤3-10g。阴虚燥咳及嗽气虚者不宜服用。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01:13
-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茜草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的、祛痰止咳功效,可用于治疗血淤闭经、跌打损伤、各种淤滞疼痛、痹证疼痛等症。茜草常与桃仁、红花、当归同用用于治疗血淤闭经。常与羌活、独活、防风、威灵仙、穿山龙等配合,用于治疗关节疼痛。常与茵陈、栀子、黄柏、车前子、泽泻等同用,可用于治疗黄疸型传染性感染和胆道不畅通而导致的黄疸等症等等。01:12
-
白芥子的功效作用白芥子具有温肺化痰、行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寒痰引起的喘咳等病症。白芥子能散肺寒、利气机,所以可以用于治疗寒痰壅盛引起的咳喘胸闷、痰多难咳等病症,经常配合紫苏子、莱菔子等药物一起应用。如果是有胸水、咳喘、胸满胁痛的患者,经常配合甘遂、大戟等药物一同应用。另外白芥子还可以用于肢体麻木,关节肿痛等病症。因为白芥子有很好的温经通络的作用,善于治疗一些顽固的痰邪,所以可以用于治疗关节肿痛,肢体麻木等病症,有很好的消肿散结止痛的功效。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语音时长 01:13”
-
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白芥子的功效是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它的作用有以下几点:一,治疗寒痰喘咳,因为白芥子有温肺化痰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寒痰引起的咳嗽,气喘,气憋,痰色白质黏,不易咳等症状。二,风湿痹症,因为白芥子有通络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风湿痹症引起的肢体麻木,关节肿痛等症状。三阴疽流注,因为白芥子有利气散结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阴疽流注等。白芥子的用法是水煎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发泡用。语音时长 01:14”
-
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白芥子,别名辣菜子,味辛,性温,归肺经,具有理气化痰,通络止痛,温中散寒,止咳平喘的疗效,白芥子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祛痰作用,有调节血压作用,所含的异硫氰酸苄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肺虚咳嗽,阴虚火旺者禁用。
-
白芥子能治疗滑膜炎吗一般情况下,滑膜炎需要保守治疗,最主要的就是不要剧烈运动及避免久站,可以使用一些活血化瘀和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比如滑膜舒络平痛贴,也可以进行一些理疗,最好是制动,一般休息三个月左右,如果没有缓解可以考虑手术治疗。白芥子治疗滑膜炎并不能很好的治疗。
-
白芥子的功效作用白芥子具有温肺化痰、行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寒痰引起的喘咳等病症。白芥子能散肺寒、利气机,所以可以用于治疗寒痰壅盛引起的咳喘胸闷、痰多难咳等病症,经常配合紫苏子、莱菔子等药物一起应用。如果是有胸水、咳喘、胸满胁痛的患者,经常配合甘遂、大戟等药物一同应用。另外白芥子还可以用于肢体麻木,
-
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白芥子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白芥子药性辛温,能散肺部寒气,通利气机,疏通经络,温化寒痰,逐水饮,治疗寒痰壅肺,咳喘胸闷,痰多难咳,可配伍紫苏子,莱菔子。另外白芥子可温通经络,又能够消肿散结止痛,治疗痰湿流注所导致的阴疽肿毒,常配伍鹿角胶,肉桂,熟地等药物温阳化滞,消痰散结,对于痰湿阻滞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