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有可能传染给婴儿,但通过科学干预,这种风险可以显著降低。
乙肝,全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这种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当母亲患有乙肝时,病毒有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或在分娩过程中通过产道接触母亲的血液、体液等感染新生儿。然而,现代医学已经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来阻断这种母婴传播。
1、孕期检查与治疗:孕妇在产检时会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测,若发现感染,会进一步评估病毒载量和肝功能,必要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酯,此药已被证实对孕妇和胎儿安全。
2、新生儿免疫接种:婴儿出生后应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乙肝疫苗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后续再接种两针以加强免疫。
3、母乳喂养的指导:尽管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母乳传播,但母亲乳头若有破损应暂停哺乳。同时,保持乳房卫生,哺乳前清洗乳头。
4、定期复查与监测:孕期和产后都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和病毒载量,以评估治疗效果和母婴传播风险。
5、科学用药:除了替诺福韦酯,还有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可用于阻断母婴传播,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综上所述,乙肝虽然有可能传染给婴儿,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大大降低这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