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手上长疙瘩主要是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形成的痛风石。可以通过饮食调整、适量运动、局部护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
1、饮食调整:
饮食中的嘌呤含量直接影响血尿酸水平。通过调整饮食可以减少尿酸的生成,有助于控制痛风病情,防止痛风石进一步增大或新的痛风石形成。患者应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同时要避免饮酒,尤其是啤酒。
2、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关节的灵活性,也有助于尿酸的排泄。比如可以选择一些低强度关节负担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每次运动时间可为30~60分钟,每周运动3~5次。
3、局部护理:
痛风石所在部位的皮肤容易因尿酸盐结晶的刺激而发生破溃、感染等情况。适当的局部护理可以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如果痛风石部位有红肿、发热等炎症表现,可以使用干毛巾包裹住冰块,对局部进行冷敷缓解,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日3-4次。
4、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苯溴马隆片等,这些药物能够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代谢,可在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服用,并且要遵医嘱按照合适的剂量。
5、手术治疗:
如果痛风时导致肢体畸形并引起了功能障碍,可以在医生的操作下进行痛风时剔除术、关节矫形术等手术治疗,能够去除病灶,促进关节形态和功能恢复。术后需要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规律作息,有利于加快疾病的恢复。
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如痛风发作频繁、药物不良反应严重等,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