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内空腔为肺原有的腔隙性病灶发生扩大所形成的含气囊腔,一般是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1、支气管扩张:
通常是呼吸道反复感染导致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出现慢性化脓性炎症,会导致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被破坏,引起支气管扩张,如果发生了囊性支气管扩张,就会表现为肺内空腔。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药物进行治疗。
2、肺炎:
通常是感染衣原体、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等病原微生物导致,会引起肺实质出现炎症性病变,在肺内出现腔隙性病灶导致肺部出现含气囊腔。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肺结核:
通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会导致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部位出现病理改变,结核分枝杆菌侵入肺部会导致肺组织中形成干酪样坏死性病变,从而引起肺内空洞。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片、盐酸乙胺丁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肺大疱、肺气肿、肺囊肿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