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缺铁性贫血是孕期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主要通过血常规、铁代谢指标及骨髓象等检查进行诊断。
一、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是初步判断孕妇是否贫血的基础检查。通过检测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等指标,可发现贫血迹象。若Hb低于110g/L,则提示孕妇可能存在贫血。
二、铁代谢指标检查
1、血清铁蛋白(SF):是反映体内贮存铁情况的敏感指标,缺铁性贫血时SF降低。
2、血清铁(SI)和总铁结合力(TIBC):SI降低而TIBC增高是缺铁性贫血的特点。
3、转铁蛋白饱和度(TS):TS=SI/TIBC,缺铁性贫血时TS降低。
三、骨髓象检查
骨髓象检查是确诊缺铁性贫血的重要依据,通过骨髓穿刺获取骨髓液进行显微镜检查。缺铁性贫血时,骨髓象表现为增生活跃,红系增生为主,粒红比例降低,红细胞系统体积小,核染色质致密,胞浆少,边缘不整齐,有血红蛋白形成不良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孕妇除改善饮食外,还需根据医生建议补充铁剂。常用药物包括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这些药物能有效提高体内铁储备,改善贫血症状。
孕妇在补充铁剂时应遵医嘱,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法,避免过量服用引发不良反应。同时,定期监测血常规和铁代谢指标,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