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虚,中医上指肺气不足,多由久咳耗伤肺气,或平素体弱、肺气不足,或因脾虚、水谷精微不能上荣于肺所致。肺虚多表现为少气乏力、稍有劳作便气喘吁吁、呼吸气促、人体抗病能力低下、容易感染外邪、易于感冒,多有畏寒、流清涕之证。以下是导致肺虚的几种主要原因及相应调理方法:
1、先天禀赋不足
部分患者天生体质较弱,肺功能本就不足,需通过后天饮食和锻炼逐渐增强。
2、后天失养
长时间饮食不均衡、缺乏运动,可导致肺气不足。应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如鸡蛋、牛奶、瘦肉以及新鲜蔬果。
3、疾病消耗
长期患病,特别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会消耗肺气。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可辅以补肺益气的中药,如党参、黄芪、白术等。
4、过度劳累
长期过度劳累,尤其是熬夜和重体力劳动,会损伤肺气。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5、环境因素
长期生活在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或经常接触有害化学物质,也会影响肺功能。建议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尽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针对肺虚,除了上述调理方法,还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补肺汤、玉屏风散等中药方剂,或使用百合、麦冬、沙参等中药进行食疗,以增强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