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息肉在临床指的是胆囊息肉,胆囊息肉的原因有不良饮食习惯、胆囊排空障碍、胆固醇代谢紊乱、慢性炎症刺激、胆囊结石等,危害包括腹痛、腹胀、身体肥胖、剧烈疼痛、黄疸等。
1、不良饮食习惯:
如果长期不吃早餐或者是酗酒,会导致胆汁分泌过多,然后堆积在局部,损伤局部组织,形成肿物,并且会出现腹痛。需要调整饮食习惯,定时定点进食,还需要戒酒。
2、胆囊排空障碍:
如果胆囊没有长时间排空,会导致肠道内的胆汁排出时间延长,造成胆囊内的胆汁淤积,造成局部增大,严重时可能会形成息肉,引起腹胀。需要适当运动,比如慢跑、快走、游泳等,能够加快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促进胆汁排出。
3、胆固醇代谢紊乱:
如果胆固醇出现了代谢紊乱的情况,会促进体内胆固醇含量增多,影响胆汁分泌及排泄,造成胆囊损伤,引起异物,并且还会出现身体肥胖。可遵医嘱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治疗。
4、慢性炎症刺激:
如果胆囊部位受到了炎症刺激,会导致胆囊部位出现损伤,引起剧烈疼痛,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局部化脓,形成息肉。需要遵医嘱服用熊去氧胆酸片、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治疗。
5、胆囊结石:
如果本身患有胆囊结石,会出现上腹隐痛,若不及时改善,可能会出现黄疸,造成结石长期堆积在局部,从而出现异物。可在医生的操作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
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复查,了解疾病恢复以及发展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