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中医认为哮喘是由肺、肾、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
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哮喘发作时,肺失宣降,肾虚不纳,脾虚生痰,导致气机上逆,喘急发作。中医治疗哮喘,重在调理脏腑功能,以宣肺平喘、补肾纳气、健脾化痰为法。
针对肺失宣降,中医常用麻黄、桂枝等药物来宣肺散寒,降气平喘。如寒哮者,可选用含有麻黄、桂枝、细辛等药材的处方,以温肺散寒,平喘止咳。肾虚不纳是哮喘的重要病机,熟地黄、山茱萸等药物能够补肾纳气,对于缓解期肾虚患者尤为适宜。通过补肾,可以增强机体对气的收纳能力,从而减轻哮喘症状。脾虚生痰是哮喘发作的另一重要原因。中医常用人参、山药等药物来健脾益气,培土生金,以绝生痰之源。同时,配合茯苓、白术等药材,增强化痰效果,从而缓解哮喘。对于热哮患者,中医则采用清热化痰的方法,如使用桑白皮、黄芩等药物来清热泻肺,化痰平喘。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热邪,化解痰液,缓解哮喘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还常采用针灸等辅助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和气血,平衡脏腑功能,从而达到缓解哮喘的目的。患者在就医时应遵循医嘱,切勿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