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到一定程度会显著增加患痛风的风险,但并非尿酸高就一定会得痛风。一般而言,当血尿酸浓度持续超过420μmol/L(7mg/dl)时,即高尿酸血症,患者罹患痛风的可能性会大大提升。
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排泄减少或生成增多,导致高尿酸血症,进而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肾脏等部位所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持续的高尿酸状态是痛风发生的先决条件。尿酸水平越高,痛风发生的风险就越大。但并非所有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发展为痛风,个体差异、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这一进程。临床研究表明,尿酸浓度越高,痛风的发病率也越高。当尿酸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尿酸盐结晶容易在关节处沉积,从而引发痛风。
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以及碱化尿液的药物,如碳酸氢钠。不同人对尿酸的耐受度不同,有些人即使尿酸稍高也不会发病,而有些人则较为敏感。遗传因素、肾功能状况、并存疾病等都会影响个体对尿酸的代谢和排泄。控制尿酸水平是预防痛风的关键。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整,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增加水分摄入以促进尿酸排泄,同时保持适度运动和控制体重,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